独家揭秘
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
在长春有这样一所民办学校,董事长具有强烈的教育情怀。10多年前在家电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他,毅然告别原本熟悉、利润高的行业,一头扎进教育,只为“为长春的家长和孩子做点事情”的朴实初心。
年这所学校正式成立,今年恰逢10周年。10年,弹指一挥间;1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10年,它收获了无数面锦旗和家长的赞誉;10年,它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它经历了传奇又创造了奇迹,它就是——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
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坐落于绿园区基隆南街号,古朴典雅的欧式教学楼厚重而别致,已经成为绿园区的地标性建筑。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3平方米。是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与吉林省迈尔通达教育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集小学、幼教为一体的民办学校。
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建立至今,已经整整10年时间。学校的发展如何从最初的2个学前班发展到现在39个班多人的规模?学校的办学理念随着时代发展有着怎么样的变化?学校着力打造了哪些办学特色?记者采访到了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校的董事长曲春明和校长李海瑛。
学校董事长曲春明接受采访
记者:“曲总你好,我们都知道您最开始是从事家电行业的,而且事业做得风生水起,那么为什么会在10年前转项开办学校呢,当时的初衷是什么?”
曲春明董事长:“在做教育之前我一直就有一个梦想,想为教育行业做点事,做一所学校,一所自己心中、家长心中以及孩子们心中的好学校,这也是我的初衷。”
记者:“一进入二实验通达小学就发现学校的建筑风格属于欧式建筑,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把欧式的建筑风格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欧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在长春市还是非常少见的。”
曲春明董事长:“在开始办学习之前,我去过一些欧美的学校,包括美国的常青藤、蓝带这样的一些知名学校,也去过欧洲的一些学校,比如英国的、德国的……记得在英国,有一所很好的学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叫伊顿公学。这所学校历史很长,有几百年的历史,更厉害的是学校出过20位首相。
一所平民学校为什么能培养出了20位首相呢?值得深思。我认为是因为它源远流长的厚重教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教育也是源远流长,中国也应该出一个世界公认的好学校,当然这是我们中国全体教育人的梦想。我们是追梦人,希望我们中国好学校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让更多的外国人也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教育。”
记者:“学校创办的10年里,肯定也遇到过曲折和困难,能请您讲述一下不同时期所学校所遇到的具体的困难吗?”
曲春明董事长:“10年来,学校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问题和困难。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基础上也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坚定信心,排除困难,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我们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把学校越办越好。
所谓的困难,初期是我们缺少资金,少一些设施设备,我们不断的去解决、填补、完善。另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师资的培养,师资的水平需要提高,如何去把老师的潜力挖掘出来,如何去找更多的好老师。因为好学校一定要有好的师资队伍才能把学生培养得更好。
当然学生也是有差异的。不可能都是学习健将、学习高手。但我们深知每个学生一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我们如何发现把这些学生的个性、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真正的在他们有特长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记者:“10年之后初心不改,继续出发,那么对于学校未来,您有怎样的期待和规划?”
曲春明董事长:“期待就是希望二实验通达小学校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家长受益,为社会更好的服务,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单单是学习好,更重要的他是身体好、思想好,能够成为肩负起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
小学校长李海瑛接受采访
李海瑛,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教师、全国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学科带头人等,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校校长。记者:“校长您好,二实验通达小学从建立到现在,整整10年时间,学校的发展如何从最初的两个学前班发展到现在的多人的规模?您能介绍一下咱们二实验通达小学校的办学理念吗?随着时代发展又有着怎么样的变化?”
李海瑛校长:“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成立于年,坐落于绿园区基隆南街号,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3平方米。是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与吉林省迈尔通达教育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集小学、幼教为一体的民办学校。从建校初的两个教学班,不足百名学生,十几名教师,到现在的两千余名学生,39个教学班,近名教职员工。
长春市第二实验通达小学建校起就秉承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80余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坚持“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传承“责任向上”的教学精神,以“乐学明礼、敏思笃行”为校训,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学校将迈尔通达企业“情义、信义、勤奋"的精神追求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融合,构成了二实验通达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一直以来,学校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再发展,通达人以“向上攀登”“向前奔跑”“向远追求”“向好发展”的工作状态,不断向现代化、有质量、求特色的办学目标迈进。
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个性教育”的办学目标,超前思考和建设未来学校,希望通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使二实验通达具有学府气质、大家风范、中国品味、世界格局,最终建成一所值得信任、受人尊敬、有品牌价值的、有影响力的实验学校、优质学校、未来学校。”
记者:“学校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和打造使学校拥有了这强大的教学力量,这种奋斗的目标和职业理想,学校的每个老师都以生为本,爱岗敬业,积极回应社会期待,这种局面是怎么打造而成的?”
李海瑛校长:“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通达学校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兢兢业业,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学校要求教师做新时代四有教师,行情怀责任之道,乐于担当干事;行终身学习之道,善于凝炼思想;行改革创新之道,勇于开拓进取;行律己修身之道,严于师风建设。通达教师以朴实无华的品质影响学生品格形成,以先进新颖的方法,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使学校不断向前向上向好发展。
关于如何打造师资力量?首先,顶层设计是基础。从建校初到10年发展的每一个节点,学校理事会都为学校的发展定好了位,谋好了点,制定了时,让学校的发展循序渐进、有章可循,正所谓“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正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学校建立之初,我们就将这所学校定位为国际化、现代化,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砥砺前行。
其次,思想引领是关键。无论什么工作,最后的落实都是人的问题。所以学校的发展之本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教师的思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进程,所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队伍建设,思想引领的问题。通过各种培训、团队建设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等形式让老师们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让学校的发展理念入脑、入心,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才能按照目标阔步向前。
记者:“我们了解到,二实验通达学校一直在学生培养、学校管理上追求精益求精,因为教育无小事,教育皆小事,学校是如何从抓小事、抓细节方面打造学校特色的呢?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李海瑛校长:“挥手礼是我校的一张名片,敬少先队队礼,问老师好是多年来学校一景。但这种形式既麻烦又影响走廊秩序。尤其是集体出入时,声音更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往往失去了少先队礼应有的庄重与严肃。所以我们要求平时遇到客人、老师、同学只挥手致敬,行挥手礼。只有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大型活动时才敬队礼,这样更加突出了少先队礼的严肃性与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已形成习惯,无论谁来到校园遇到学生都会向你挥手致礼。学生们高雅热情,客人宾至如归,尊重中少了一份冷漠多了一份亲切,礼仪中少了份形式多了一份人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校定期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在活动中呼吁同学们主动捡拾操场垃圾,时间一长,同学们养成了见到垃圾主动拾起的习惯,环保的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主题晨检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年级各班利用晨检诵读《文明礼仪歌》,通过诵读将文明礼仪要求入脑入心,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二年级以上围绕学校统一主题,通过讲故事、话昨天、展未来等形式,让同学们充分参与、主动思考,逐步完善自我。
主题班会活动依托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载体开展主题教育,通过视频、礼仪剧、班级小法庭、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
我校的主题升旗仪式以班级承办的方式,让每个班根据主题自主设计教育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升旗仪式中,培养其主人翁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将升旗仪式打造成为学生每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记者:李校长,从很多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二实验的通达的阅读和数学思维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李海瑛校长: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淀文化底蕴,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启自由阅读、经典阅读、亲子阅读三种模式,并编著了校本课程《经典读本》、《源头》。清晨,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教室中响起,此起彼伏;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