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村风光辣么美看完基隆八斗子秒懂

八斗子???

八斗子距离基隆市东站约6公里,一面临基隆山北麓,三面环海,为一天然良港,也是基隆著名的渔村。每逢夕阳斜照,彩霞满天,“八斗夕阳”景色迷人,已名列基隆八景之一。

八斗子名称由来?

八斗子的地名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最早该地住有八户杜姓人家,“杜”字在闽南语发音与“斗”字同音,故称八斗子;第二种当年杜氏兄弟带了十几斗米粮渡海,来到此地只剩八斗。最为可信的说说法是基隆原为平埔族凯达格兰族的住地,而凯达格兰族的语言里Patau是女巫的意思,所以很有可能当时在现在八斗子有女巫住于此。

基隆八斗子有什么好玩的?搜索

第一站是先看八斗公万善祠,这座祠可是有故事的!这实际上是间小小的路边阴庙,原本非常的破旧,以前人经过都不会拜祂,有一次一个做吃的人因为经营不善,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经过这间破庙,就想说拜一下试试看吧,结果拜完没多久,他在基隆的餐厅生意马上就起来了!直到有一次突然发生小火灾的睡梦中,他听到有人跟他说「啊你不是要帮我修房子?」,才想到原来是还没有还愿!就赶紧去帮祂修缮庙宇,也就有现在的八斗公万善祠的存在。

原本马路右边边这里都是海喔,所以左边的房子才会有架高的设计,就是预防海浪打上来淹盖。

接着就是要去看咕咾厝,这间可是基隆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咕咾厝,所谓的咕咾厝是用珊瑚礁作搭建成的,在做法上听导览大姐说,才知道原来每一块珊瑚礁在使用前,都需要长期曝晒,并用淡水去淡化它,不然会风化的很严重!可见古早人的智慧多厉害!

接着下个点我们去现在很少看得到的鱼寮,里面大概有20多坪,鱼的味道很重。

了解完八斗子过往的一些文化后,我们要去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海蚀平台啦!在这之前要先经过满是姑婆芋的山路小径,虽然天气曝晒很热,但这条小径神奇到一点也不热!而且,也才需要走五分钟,就会先看到令我们下巴掉下来的美景~

再往前走一点,就会看到一片碧绿的草原啰!

这个植物很像绿豆殻,记得以前阿祖的绿豆殻枕头吗?夏天睡这个超凉爽!这植物也有类似功用喔!

美不美?你说美不美,到底!

看到没有,这就是海蚀平台喔!所谓的海蚀平台是指海边悬崖下的狭扁的平台,怎么形成的?通常是好几万年前,海波浪一直强力冲打悬崖,不断被冲打的那一块就逐渐被打凹,接着凹出了一块面积,时间再久一些,凹进去的洞穴无法承受上方沉重的峭壁,结果这面峭壁就整个崩塌到海底,而平台就形成啦!

哈!这里的重头戏是穿草鞋啦!因为这里布满了青苔与海藻,让一般的鞋子或是光脚都会滑溜滑溜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那就悲剧了…

草鞋怎么穿?首先要把一根草绳穿过鞋边的绳圈中,在鞋底之上约五公分处形成一个圈套,接着打结,将脚丫子努力往后顶,再将草绳往前拉紧绑起来就好了!

小朋友也可以穿噢!

穿好之后!那就去踩踩水吧!海蚀平台在1~5月的时候,会有不少的绿藻会出现,夏天通常太阳太大,会让藻类白化,就是变老啦!其他月份的绿藻会消失,因为白化让附着力变弱,海浪一打来就冲走了。所以如果想要采藻类带回家做菜,那最好是1~5月来采喔!

真的很多噢!你看到我们踩的脚下,通通都是绿藻,穿上草鞋真的就不会滑,可以玩得很痛快!而且这时候踩水真的好凉,天气也好到不行,是拍照的好日子呀!真是美好的一天!

说真的,很惊讶八斗子海蚀平台的水质那么好,非常的清澈无比,每一个水洼都有好多小鱼在里头,根本就是另一种水底景观世界!这里的游客不多,才能让八斗子保持那么棒的自然风貌,八斗子列为可以成为你的私房景点了!

玩玩水之后,回到八斗子观光协会休息去,一回到那边,一大桶冰凉的石花冻解渴,这一杯一下肚,真的暑气全消。

肚子饿了吧,看看这套超丰富的大餐,就知道不怕你吃,就怕你抢太慢!

这是用鱼肉去裹粉炸的喔,很好吃!鱼的鲜味都保留在里头~

海科馆了解八斗子文化!以前新船下水的时候,船家都会在船上发送麻糬给村民,把福气分给大家,也保佑新船一路顺风!而村民为了拿到更多的福气,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抢麻糬方式出现啰,有的是用雨伞,有的是用大箱子,还有的人是用大肚腩!

八斗子的行程超丰富,也不会很赶!接着我们去做海藻。

DIY,让大家可以带点东西回家噢!

嘿嘿,另一个重头戏又来啦!八斗子的渔民捞鱼有种方式,就是利用扒手网!所谓的扒手网,是在渔网的四周绑上小铅块,用力将鱼网漂亮的散开在海面上后,因为铅块的重量会将渔网往海里带,带的过程就会有些鱼被网住,接着铅块到底时会缩起来,渔民只需要将鱼网收起来就可以捕到鱼货啦!

文中图片由Niceday玩体验提供

想要前往八斗子游玩的朋友们

这一篇在地人亲自带领的游玩行程

必须收藏喽

欣台湾

和台客游台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