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名故事卫温是否到达台湾这一争论的分

这些学者一直争论的其中一点是关于距离,古代的里约为今日公里,而从谷歌地图上查看,从临海郡(今日浙江省台州市)到台北基隆直线距离才约公里,所以从距离长度分析,认为夷洲不是台湾,若依距离来判断却像是冲绳,从台州到冲绳约为公里。此论点有几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一、认定当时距离数据是非常精准,事实不然;

二、主观认为卫温、诸葛直等是到了台北基隆或淡水,而事实上他们却不一定是从浙江台州到台北基隆或淡水,极可能是从台州到大员(今日台南),尤其隋朝时陈稜到台湾的上岸地点就是台南海岸;或许他们到了台湾东部宜兰县南澳(汉本遗址所在地)。

台州到台南安平距离约公里(谷歌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公里),加上古代由于无度量衡,对距离及数字概念不清,数字多会浮夸,航线又非直行,海上季风及洋流、船只的性能及大小等因素影响,所以“去郡二千里”大概实际上可能只有四五百公里长,就距离而言,“夷洲”指台湾绝对合理。反之,以距离短来认定“夷洲”非台湾才是对历史的偏颇认知。

另外有关航海技术及能力的限制,有些学者如梁嘉彬教授认为农历正月东海及台湾吹东北季风,所以以风为动力的船从台州出航是无法到达台湾的。然而在《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中记载:三国东吴热衷于海洋贸易,当时东吴已有千吨级船舰,航迹遍及伊朗、印度、斯里兰卡(陈华胜《三国奇谈》,,实学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陆沿海南岛语族人用划桨都能到台湾,吴国巨舰当然也能到台湾,否则台湾十三行遗址及汉本遗址中的大陆汉文物难道从外星球来的吗?这些文物很清楚地否定吹东北季风无法到台湾的论点。

另一争论不休的是方位,有人认为台湾不是在“临海郡东南”的方位,而台湾本来就是在台州的东南方。若以吴国的整个版图位置来看,台湾更是在吴国的东南方,而且吴国的东南方最庞大的岛就是台湾岛,所以夷洲应该就是台湾。

有些学者仅从距离及方位就断定夷洲就是今日冲绳(以前的琉球群岛),然而就算距离及方位无争议,但以前及现在的冲绳原住民都看不出与《临海水土志》中夷人有任何生活习俗文化上的相似。

《临海水土志》记载: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其地亦出铜铁,惟用鹿觡矛以战,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镮、贯、珠、珰……冲绳并无鹿,而《临海水土志》的夷人却是以鹿角作器具,所以冲绳显然不会是夷洲。

相反,台湾早在年前就有鹿,在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左镇文化、铁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许多鹿骨骸化石,距今已超过年(何传坤《台湾中部铁器时代惠来遗址出土梅花鹿DNA研究》,,自然科学博物馆)。

而且十三行文化及汉本文化遗迹也证明台湾早在1年前就有冶铁的技术及产品,这与《临海水土志》的夷州有铜铁相符,显示三国东吴已有冶铁能力又与《临海水土志》叙述相符。

所以,以生活习俗及文化来推论,毫无疑问台湾应是夷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