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台剧在敢写、敢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内容从单一深耕某一议题和社会广泛现象,到映射人性的复杂和集齐几个类型要素的单元故事创作,再到最近引发圈层现象的《八尺门的辩护人》,拓宽赛道容量的同时,又将目标放回了对具体法律法规探讨的层面上来。与一众悬疑、律政、犯罪题材台剧不同,《八尺门的辩护人》虽以一桩令整个台湾震惊的外籍渔工凶杀案作为起点,但整体叙事重点、氛围与传统悬疑、律政题材有所偏移,因此在播后一度虽有特色,但不太起眼。而随着剧情深入,《八尺门的辩护人》以黑马姿态反攻,借剧中该案的公设辩护人,从一桩灭门血案的法律攻防,穿透情感、利益、人权、族群的迷障,在内地豆瓣获得8.3的高分,既探讨了案件背后的人性纠纷和阶层分化下的沉疴,也为处于踌躇不定期的台剧,凸显出了其在新时代创作的鸿鹄之志。“清晰”与“迷茫”相合表达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考察,《八尺门的辩护人》的内容都脱离了传统化创作赛道规则。集悬疑、犯罪、律政为一体,却不独属于任一赛道。看似是一部关于司法辩护的犯罪悬疑故事,但剧中的人物、案件、民风、社会风向等皆呈现清晰又迷蒙之态。首先,以开篇叙事和设疑能力来讲,该剧秉承了传统悬疑化开场,以悬疑为基底,甚至先给出了“凶手”和被害人,随后进入辩护人与被害人所属族群之间的了解和矛盾,让故事脉络主体瞬间清晰,以慢悬疑的讲述方式娓娓道来。同时,以台词和行为对比亮出该剧的两大中心论点。即“判决是为了被告存在,而不是法院”引起的法律人初心探讨,以及“废死联盟”所提出的人权与法律、情理的碰撞。在剧中,两大论点提出者皆为主角佟宝驹。前一句是支撑官二代连晋平入法院工作的初衷和法律人的初心,后一句是对双标世界和剧中主案的呐喊,条理表达尤为清晰。然而,真的以悬疑、律政题材角度考察,《八尺门的辩护人》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剧中前半主线,基隆和平岛附近的海滨国宅发生了一起骇人的凶杀案,凶手是一名年约20岁的印尼籍渔工阿布杜尔。他持刀闯入民宅将郑姓船长一家三口残忍杀害后在社区中游荡,杀人原因不明,被捕后又貌似无冤可伸。合议庭以被告手段残忍,不愿配合陈述等理由将其宣判死刑。主角三人组便是此时接手案件,为其辩护,向死刑量法进行多次抗争。某种程度上来讲,它目前展露的剧情内容都是悬疑、律政、犯罪、社会题材融合后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众和市场对其题材和定义的迷茫和不确信。这是其最初无声息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是好内容和强有力的叙事将其口碑累建起来,迷茫的部分变得不甚重要,反而将其清晰的论点强调出来,做到了其他同类剧集无法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成就了《八尺门的辩护人》的反扑。有“破”,但初“立”近期,台剧作为曾经几近消失在主流媒体眼前的品类之一,在几个创作研讨论坛上被反复提及。台湾地区企业几次着重讲述了《八尺门的辩护人》对台剧的推动作用,并表示其每一步收效和反馈都与当代台剧的发展方向和制作模式息息相关。事实上,自台剧畸变的年时起,伴随着台湾偶像剧在同质化长河中毫无突破,内地文娱影视行业应声崛起,台湾地区人才外溢的现象日渐严重,加剧了台偶的衰败和台剧内部变革。而从当时金钟奖视帝视后和最佳剧目的入围和获奖情形来看,在HBO猛投多万元台币拍摄《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前,台剧还停留在推崇偶像化,空喊口号,用掩耳盗铃来抚慰人心的安于现状之态。甚至在《华灯初上》之前,一直在复制更多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直到《华灯初上》《她和她的她》等剧的相继引爆,台剧才真正正视了自己的优缺点。彻底领悟产业容量决定可持续发展市场大小后,台剧不再对内部自欺欺人。除了创作上留住本地文化,其他全部向内地及海外相互学习之外,台剧将另一重点放在了如何拥抱国际平台,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合作方,以延长生命力。目前,台剧在全球国际化方面得到Netflix和迪士尼的助力,在中国内地,与爱奇艺等平台合作紧密。然而前期放飞自我、摆烂期带来的余震,以及当前一半以上的项目制作模式延续躺平期的水准,因此造成台剧看似崛起,完成破与立,但实际较虚的生态。而在此情形下被奉为新转折的《八尺门的辩护人》出现得天时地利人和。即便困难重重,但因中心论点坚定不易,类型有些模糊,符合了Z世代和当前国内市场拓展创新需求,哪怕依旧留存了日剧化叙事、韩影式滤镜氛围,却还是实打实破除了台剧习惯趋于某一现象和风投领域的自我舒适圈中,让台剧继续初立。用“精神主义”彰显志气台剧一直在变,只是脚步走走停停,如今终于有了些许猛进之势。如果说《她和她的她》以房思琪式的故事说明了,台剧如今主张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疗愈和当下重要的现实议题。将台剧主流创作趋势带向人物建构饱满立体,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渐进层次。《八尺门的辩护人》则将该少数化趋势彻底放大,主张“程序无聊,人很有趣”之论,借程序喻人,畅谈台剧的“精神主义”,甚至借其彰显台剧想真正表里如一的决心和不愿服输的志气。法律概念与辩证是故事很重要的一环。法律实际执行中,法律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保障公平正义。隐藏的利益关系会导致公正审判的扭曲,从而损害法律体系的公信力。因此,《八尺门的辩护人》选择了真实发生过的“枪下留人”事件,以及最容易遇到程序阻碍和法律问题的死刑的辩护。人死不能复生,因此才会有诸多回马灯般人生、多类议题和震撼人心,在精神方面实现共鸣。而各种语言的使用在剧中都具有意义,如身为阿美族的佟宝驹对话避过阿美语,其他人员交流的地方语或族语的使用场合和频率都在反映角色间的距离,辅助主题升华,从而实现精神价值的方面的促进和推动。虽说价值提升至此,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台剧市场依旧改不了找平衡和偶尔偷懒的生态模式,如果能有所反省,拿出底气拼搏,才能真正延续上升趋势,也不枉《八尺门的辩护人》做出的建设和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