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是中国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的姓名,在历史书上写下了他的故事,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他伟岸的身影。“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是他经常说的话,而“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是用来赞美他的话,当然能够赞美他的不仅仅只有这句话,但他确实“死的伟大”。甲午中日一战让无数国人记住了他,但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爱国的民族英雄,为国捐躯,令人惋惜;也有人认为他作为优秀的将领,不应该沉海而亡,而是带着本领培养更多的爱国将士,加强国家的海军实力。这样看来不管是哪一种评价,对于邓世昌是为优秀将领的事实是非常肯定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待事情的角度,但毕竟咱们都不是历史评论员,无法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国难当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为国捐躯的壮举,邓世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被打倒,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就此倒下,只有不断在跌倒中成长才能让国家崛起,让国家强大!邓世昌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州海珠区)(龙导尾街),他的父亲是一位生意人,专营茶叶生意。幼年的邓世昌就很聪颖,在小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他的父亲认为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学习外国科学的先进知识,于是便带着他来到了上海,让他进了教会学校,师从欧人学习英语、算术。邓世昌也十分的好学,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能与洋师对话,并且能够阅读英语原版书籍,这让洋师十分喜欢他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在同治六年时,邓世昌报考沈葆桢开办的后学堂驾驶管轮班。驾驶专业学生除学习英语、数学外,还学习航海天文学、航行理论和地理,经五年堂课学习后毕业。五年堂课学习只是海军教育的第一部,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还学要进行练习舰的实习才可以。大鹿岛邓世昌雕像邓世昌在学堂五年,奋发图强,不断学习,各门功课考试皆是优等,并且在练船实习中表现了极高的驾驶和管理舰船的素质和技能,受到了沈葆桢的看重。在同治十三年,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输船大副。船政学堂培养的军官开始指挥军舰,这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院校教育的先河。次年,日本侵略军窥台湾、澎湖、基隆诸隘时,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巡守海口,获升千总。在光绪六年,经马建忠荐举,李鸿章将邓世昌调至北洋海军,在同年底,北洋水师在英国定购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邓世昌也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不断地学习,研究英国海军的战舰和发展历史,悉心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经验,将这些军事装备和训练方法细心地加以研究,取其长,为己所用。在之后从英国返回中国的漫长航行中,他更是扩大了眼界,不仅增加了学识和见识,更是收获了思想上的转变。”致远“号巡洋舰光绪八年,朝鲜国内动荡,日本趁机发难。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奏调浙江提督吴长庆率师东渡援助,命邓世昌以兵舰护送。邓世昌驾“扬威”,“鼓轮疾驶,迅速异常,径赴仁川口,较日本兵舰先到一日”,“日兵后至,争门不得入而罢”。事平后,荐保游击,并被赏勃勇巴图鲁勇号。北洋大阅海军时,英法美日等国水师提督借来观操,会办海军大臣李鸿章以邓世昌训练得力,奏谕旨赏换噶尔萨巴图鲁勇号,覃恩赏给三代一品封典。时间来到甲午中日战争,日军的侵略之心昭然若揭,趁机发动战争,双方在黄海爆发海战。战斗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于是日舰开始向致远号发难,并且包围了致远号,致远号受了日军的猛攻,船身受损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于是集火致远号,致远号不幸被炮弹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致远号沉没。在邓世昌落水后,他的随从想救他上来,他的爱犬也随他跳入水中,想要救下主人,却被邓世昌拒绝,他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将爱犬安入水中,自己也沉没在黄海的波涛中,这位年轻的英雄壮烈殉国。光绪御笔照很多人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邓世昌不应该就此牺牲,他应当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海军军官,以壮大国家的海军实力。但不可否认的是邓世昌是民族英雄,他牺牲的壮举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民族英雄,致敬爱国烈士邓世昌!大家还记得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名人伟人呢?欢迎留言补充,让我们一起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