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榜书题刻在福州鼓山登山道更衣亭西侧,面向南。
题刻拓片摩崖宽厘米,高72厘米。
行书,横一行,纵两行,正文字径36厘米,旁款字径8.5厘米,全文如下:
宏法利生
民国甲子四月
衲善慧书(印面:台湾灵泉主人)
拓片局部善慧(~)台湾基隆人,俗姓江,字常觉,别号露堂、灵泉主人。幼值甲午战乱之际,因感世事无常,十六岁即随母皈依龙华教。光绪二十六年(),福建鼓山涌泉禅寺善智等师渡海来台,乃从而受学佛经,潜心研究教理。
印面:台湾灵泉主人光绪三十年(年),得善智开示,前往鼓山,礼景峰出家,并受具戒,继承曹洞宗法脉。半年后,返回台湾。次年,与善智着手创建灵泉寺于基隆月眉山。嗣后,任该寺住持,致力于创办佛教中学林(泰北中学之前身),并招选青年僧伽赴日留学。其后,曾赴日本、印度、南洋等地传戒弘法。抗日期间,一度任上海佛教会会长。民国三十四年(年)十二月示寂,世寿六十五,僧腊四十二。有《心经直解》一书传世。
拓片局部民国甲子,即民国十三年,公元年。
善慧法师是民国初年台湾佛教的领袖人物之一。在台湾的日据时代,台湾佛教界有“三山三杰僧”的说法,指的是台北观音山本圆和尚、大湖观音山觉力禅师,以及基隆月眉山的善慧和尚。他们始终保持中国佛教传统,在台湾日据时代的众多日僧之间,独树中国僧伽风度。“宏法利生”正是善慧和尚一生修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