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屡次失败后,法国向德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军对收复故土日思夜盼,进攻学说在法军中泛滥。
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霞飞,机缘巧合之下,高升至法国军枢中心,成为法国收复故地,实施"第十七号计划"的舵手。
可是事与愿违,无论霞飞的指挥能力,还是法军的军备素养,都无法击败德军。
但是,正是由于霞飞愚钝的指挥水平,恰恰促成了法军在关键时刻的反攻,霞飞因此一战成名,成为法国的民族英雄。
一战中前的法军
年普法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普鲁士借机统一了德国,普鲁士国王成为德国皇帝。
法国战败,陷入内乱,新成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为了肃清国内反对势力,主动向普鲁士求和,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借此获得喘息。
曾经在拿破仑时代不可一世的法国陆军,面对普鲁士的强势崛起,却毫无办法。
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割让,成为了无数法国人心中的噩梦,报仇雪耻,一直都是是法军心中梦想。
在一战以前,法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火炮,同时,法军对自己的火炮装备非常信任。为了复仇,以福煦为代表的好战派,主张发扬法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悍不畏死地向敌人发起冲锋,直到将敌人冲垮-这正是法军盛行的。
崛起中的霞飞
相比福煦等人对进攻学说的信笃,霞飞对此的表现一直相对冷静,这也许和他的个性和经历有关。
年普法战争爆发时,霞飞只是一个学生,曾以少尉身份受命守护巴黎,战争结束后重新回到校园。
霞飞在大学中学的是军事工程,所以在他以后的军事生涯中,大部分都是以工程兵的身份参与战争,但是他仍然靠着坚强个人意志超长表现出过人的才能。
当然这一切,或许和他的一次感情经历有关,年刚刚巴黎理工学院毕业的霞飞,从少尉晋升中尉就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他们闪电结婚,可是第二年妻子就难产而死。
年轻的霞飞心如刀绞,从此他将一切都放在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上,直到年,53岁霞飞才迟迟地开始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霞飞常常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在别人看来,他的冷静近乎冷血。
年,中法战争,法军进犯中国台湾基隆,霞飞由于战功升至上尉。年,法国殖民地塞内加尔发生人民起义,在法军军心溃散之时,霞飞重新组织了法军的进攻,法国因此重新夺取了塞内加尔的控制权。
年,霞飞抵达马达加斯加,协助老将加利埃尼,以武力实现了马达加斯加的殖民统治,霞飞因功被受封为准将。
在处理马达加斯加的问题上,加利埃尼和霞飞意见上很难统一,导致二人的冲突一直没有办法和解,并把矛盾延续到了一战爆发。
在此期间,霞飞曾被法国政府短暂找回,但是加利埃尼又硬把霞飞召回到马达加斯加,知道这里的所有问题解决,才将他放行。
年霞飞回国后,他的命运得到了转机,先被授予荣誉军团指挥官勋章,随后成为战争部主任,很快又成了军事委员会最高成员。
在梅西米任职战争部长的时候,他对法国军事最高统帅部进行了改革,年纪轻轻却又老成持重的霞飞受到了他的青睐。在梅西米的大力举荐下,霞飞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三军统帅。
德国蓄势待发,法国和德国之战迫在眉睫
霞飞上任之后,确实不负众望,在军队开战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很快收拢了法军军心,极大地提高了法军的战力。
在法军整军备战,想一雪前耻的时候,德国也没有闲着,德国人深知法德之间必有一战。一旦战争爆发,法军一定率先收复故土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军最高参谋部参谋总长施里芬为法军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代号"施里芬计划"。
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告诉法国人,法国人的失败不是败在军队素质或者武器装备上,而是因为法军没有德军钢铁般的意志。
在法军高层的印象中,俾斯麦对普鲁士的改革最深的地方就是铸炼了普鲁士人的意志和灵魂,让后来的德军比法军拥有更为坚强的意志。进攻学说受到法军青睐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法军输在了意志上,法军在战场上,只要拥有比德军更为坚强意志,义无反顾地冲向德军,德军防线必然为法军所击溃。
但是,法军高层并没有意识到,俾斯麦的改革不仅仅熔炼了德军的意志,而且在军队战法、武器技术的改革做得更为出色。
虽然前面我们说道,法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野战火炮,可是在一战爆发前期,法军仅仅拥有多门这样的火炮,德军的军事化改革已经让他们拥有了0多门轻重型火炮。
法军前期作战失利,霞飞率军节节败退
一战爆发后,法军按照第十七号计划,直取故土阿尔萨斯和洛林,按照霞飞的计划,法军会迅速突破德军防线,威胁德军首都柏林。
德军将会在比利时的列日要塞被活活焊死,当法军即将攻入柏林的消息传到德军的时候,德国势必要回援柏林。
可是在德军和法军接触伊始,霞飞就已经觉察到事情的不妙,法军在进攻学说的洗脑下,悍不畏死地冲向德军防线。
德军在装备精良的现代武器加持下,大肆收割着法军的性命,法军能够冲到德军防线50米的地方,只有寥寥数人,前进到30米更是天方夜谭。
开战没多久,法军就损失了30万人。相比法军的第十七号计划宣告失败,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进展则异常顺利。
德军在小毛奇的带领下,很快逼近了法国的首都巴黎,小毛奇已经准备将右翼分兵截去霞飞的退路。
霞飞对此心知肚明,开始组织法军撤退,试图让法军退回法国本土。德军也没有打算就此放过法军,对法军穷追不舍,法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巴黎对德军来说,已经近在迟尺了。
霞飞的镇定与冷静
战事的接连失利,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霞飞的判断和心情,哪怕数以万计的法军伤亡,他仍然正常睡觉和吃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在他看来,虽然法军伤亡惨重,但是德军同样不好过。面对颓势,霞飞非但没有绝望,反而时不时组织反击,虽然败多胜少,霞飞似乎对战争走向一直坚信不疑。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往往能抓住稍纵即逝机会,霞飞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他只要不犯错,德军肯定就有犯错的机会。
霞飞等待的机会就这样悄悄的来临,以至于他自己都未意识到,就被老将加利埃尼发现了。
德军克卢克领导的第一集团军,拥有30万装备精良的德军,先后击败法军和英国弗伦奇领导的精锐远征军,就开始飘了。
克卢克没有向上请示,率先脱离德国中军,向东南追击法国的第五军团,将自己完全暴露在巴黎城下。
久经善战的老将加利埃尼,知道这是天赐良机,法军如果绝地反击,就很有可能吃掉德国的第一集团军。他不顾与霞飞之间的恩怨,主动跑到霞飞跟前,要求霞飞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起初霞飞碍于旧怨,不愿听从他的建议,但为了大局着想,霞飞选择放弃偏见。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霞飞不得不放下身段,请求弗伦奇的英国远征军帮忙。
上一次与克卢克的交手中,弗伦奇铩羽而归,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军的猪队友的助攻,弗伦奇已经失去了对法军的信任。
弗伦奇虽然不信任法军,面对霞飞的主动示好,他也不得不向盟友作出回应。并且,弗伦奇对于上次的失败仍然耿耿于怀,很希望重新在克卢克手中找回场子,而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克卢克军团伸出脖子的那一刻,以前被德军吓破胆的法军突然掉转枪口,英法集结了万的兵力,重锤砸向克卢克的第一集团军。
双法在马恩河展开激战,这便是一战中著名的马恩河会战。如果不是克卢克撤退及时,差点被英法联军包了饺子。
马恩河会战的结果以德军大败而告终,德军统帅小毛奇将军绝望透顶,他在被撤职前,无奈地告诉德皇:"我们失去这场战争。"
霞飞后记
马恩河会战是霞飞的成名之战,虽然看到机会的人不是他,甚至他冒领了大部分功劳,遭到了众多非议,却是这一战果实际缔造者。
正是因为他的冷静和坚韧,才让法军在局面几乎陷入崩溃的情况下,熬了下去。
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仍然可以维持了庞大的军事组织和动员能力,最终反败为胜。
许多人心目中优秀军事家的形象,以指挥能力作为判断标准,很显然霞飞不符合这一标准,在稍后的凡尔登战役,霞飞因为指挥失利被免职,不得不退居二线。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优秀军事家往往也需要出色的找机会或者等待机会的能力,很显然,霞飞无疑拥有这样的潜质和天赋,靠着这样的能力,他足以把任何对手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