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家分析柯文哲手握筹码,台北市长之战民进

锐看台湾报道(海峡导报记者吴生林)年台北市长选举,柯文哲按规定不能参选,那以他为党首的台湾民众党有没有机会?其实,年台北市长宝座花落谁家,现在预测为时尚早。不过,比较肯定的是,柯文哲已经手握筹码,可待价而沽。比如,若他把新竹、基隆、台中、桃园、彰化等县市长或议员选举与台北市长选举“捆绑谈判”,不排除可以从民进党手中获得想要的东西,保住台北市长也不无可能。

近日,蒋介石曾孙、国民党现任“立委”蒋万安决定参选年台北市长消息,在获得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证实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有绿营网友说,蒋万安出战,国民党将重夺台北市执政权。

离选举还有约两年时间,变数很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以柯文哲为党首的民众党届时如何出手,将是这场选举的关键因素。柯文哲届时无论是否派人参选,年台北市长选举都是他手中一个最重要的政治交换筹码。换言之,2年后的台北市长之战,必然存在合纵连横的态势。

民进党不想让国民党夺回台北市,因此上存在着继续“绿白合作”的可能;而国民党为避免重蹈年、年的覆辙,理论也有“蓝白合作”的空间;民众党则会从全台布局着眼,甚至结合年“二合一”选举通盘考量,于是在台北市长一役也有与蓝绿合作的意愿。而如何合作,则决定年台北之战的最后选战结果,谁赢谁输皆有可能。

关于年民众党会派谁出战台北市长之战,现在猜测最多的人选,是亲民党籍的台北副市长黄姗姗。虽然她不如年柯文哲有个人魅力,战力不如柯,但如果“蓝白合作”或“绿白结盟”,民众党多少还是可以争取到他们想要的。

台北市基本盘蓝绿差距,不像苗栗、台东“蓝大于绿”那么明显,也不像台南、屏东“绿胜于蓝”那么悬殊。尤其,台北是全台“经济选民”、“知识选民”的数量最多的县市,投票自主性最强。在这种情况下,柯文哲的民众党就成为左右选情的“关键力量”。试想,如果“白绿”继续结盟,国民党一定凶多吉少,黄姗姗当选不是不可能;同样,若“蓝白结盟”,那本就相对较弱的民进党几乎可以直接缴械投降。

当然,民众党在台北市长选战中之所以敢向蓝绿“叫价”,是因为其手中握有筹码,可待价而沽。

经过年初“大选”,台湾民众党获.8张政党票、得票率11.22%,已夺得5席“立委”,成为台当局“立法机构”第三大党。而且,每年可获政党补助款新台币万元新台币,粮草也更加充足。

此外,虽然民众党年在“区域立委”选举全军覆没,但其中不少候选人几乎是初战成名。这些“区域立委”落选战将极有可能成为民众党籍县市议员选举的“种子选手”,甚至在县市长选举中扮演“破坏性选手”角色。即便县市长选举中胜选不了,但“败事”能量不可小视,尤其在蓝绿差距不大的县市。

不说议员选举,就以县市长选举为例。比如,在柯文哲故乡新竹市,民众党年政党票获得最多,约3.98万票、得票率15.3%。现任民进党籍新竹市长林智坚已是第二届,年柯文哲若派人参选市长,蓝绿谁能得到便宜?在基隆市,原本蓝绿差距并不大,若年民众党派出在地有相当根基的现任秘书长谢立功出战,结果谁能预料?而在“五都”中的桃园,如果民众党与国民党合作,会不会“绿地变蓝天”?在台中、彰化,民众党更可以扮演“跷跷板”的关键角色。

以上种种,必然将与年台北市长选举连动在一起,就看彼此间如何衡量交换是否“物有所值”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