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禅园
在当今的台湾,似乎已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曾是少帅张学良被软禁之地――“禅园”了。相较于许多人头攒动的知名景点,这个如今已改作花园景观餐厅的禅园甚至有些门庭冷落。这个在阳明山半山腰上潜伏得很深的禅园确实不易找寻,直到今天,这里似乎依然是人迹罕至。
这座位于台北北投幽雅路34号的百年日式古木建筑,地处北投地热谷大屯山凹的制高点,其朴质无华的小门上只写有淡淡的“禅园”二字,倒是旁边一块木制题匾上所书“张学良少帅旧居”的字样能让路人警醒瞠目。穿越小门,顺着木梯沿山势直下,便来到当年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之地。绿荫掩映间,只见一座静谧的小楼幽然伫立其中。
张学良像孙中山与梅屋敷
台北的中山北路一段46号是大隐于市的“逸仙公园”所在地,珍贵的国父史迹纪念馆默然独立其间。逸仙公园的正门处,只见端立有庄重古朴的中式牌楼。园内,花草繁茂葱茏,池水碧绿如镜,不时还有假山、回廊、碑亭等应景杂物点缀其间。而在枝叶扶疏的黑松、罗汉松、葫芦竹等常青树木的映衬下,最惹眼的竟是蓊郁的龙柏,它是年蒋经国亲手所栽种。这个小巧精致的逸仙公园藏匿在熙攘嘈杂的台北车站后约半公里不远处,是孙中山年第二次来台湾时下榻的旅舍(原名梅屋敷),也是台湾至今唯一留存的孙中山革命遗迹场所。
史载,孙中山一生中曾有三次去台,分别为年、年和年。其时年9月24日,孙中山从日本神户经马关赴台。尽管在当局的严密监视下只停留短暂的42天,但孙中山仍借此行马不停蹄地传播革命思想,后其革命影响在台深深植根。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任。翌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离开上海奔赴广州,策划讨袁之事,当闻知广州局势有变后,孙中山第二次来台。其时,正遭遇通缉的孙中山由台湾总督府派员接待,其下榻的地点正是建于年、由日本人经营的“梅屋敷”旅馆。
因日本殖民当局监控严密的缘故,孙中山此次在台的停留时间更短,仅有区区10个小时,但期间,他仍秘密会见了台湾同盟会的会员,意欲倒袁不辍。据说,该旅馆亦为当年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与孙中山商议政情的场所。年6月,孙中山由广州搭船经汕头,再转乘“天草丸”号于7日抵达台湾基隆,但因日本殖民当局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极尽阻挠之能事,孙中山身不由己,无奈之下只在台逗留一小时,后改乘“信浓丸”号前往日本。就这样,台湾在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