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馆里美术课滋养的朵朵艺术之花

气清景明,在万物萌发的季节里,艺术的种子在心间萌芽,艺术的热情在红墙内绽放。截至本周末,《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开展第二周,观展人数达人次,单日最高人数达人次,累计人数突破人次,一堂堂“美术馆里美术课”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滋养出一朵朵艺术之花。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在到馆参观的同时,领略到韩美林艺术的精妙,青岛市美术馆和韩美林基金会招募并培训了讲解志愿者朋友,本次讲解志愿者成员多来自青岛大学、青岛电影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艺术学院的学生。教学相长,志愿者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与展馆所见充分结合,又将美的见解传递给更多的观众。本周讲解志愿者们为来馆观众提供了21场讲解,引导社会公众接近艺术、了解艺术、享受艺术,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美术鉴赏水平,激发热爱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印章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集印章是现代年轻人旅游出行打卡的仪式感。清明节期间,为满足大家的观展热情,留住春天的美好回忆,青岛市美术馆开展了3天集印章活动,集齐韩美林两款印章和美术馆五款印章,赠送美术馆24节气卡片。春雨绵绵,依旧挡不住大家的艺术热情,结合着志愿者为大家带来8场志愿讲解活动,罗马展厅奏响了一首传统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与时尚文化热烈碰撞的交响曲。

美术馆既是大众的美育空间,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公益课堂。在这里,美术馆化身为一个链接艺术家、展品、教师、学生的综合化平台。“美术馆里美术课”是青岛市美术馆“馆校合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逐渐成为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的首选场所。

周六,市南区少年宫专业教师带领青岛太平路小学、青岛基隆路小学、青岛澳门路小学皮影社团的孩子们将美术课搬进了美术馆,参与了一场量身定制的观展研学活动。韩美林基金会关心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韩爷爷的生肖展,孩子们纷纷在自己的生肖前打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启美术馆学习。

观展结束后,孩子们来到美术馆手造体验空间,学习韩美林爷爷独有的猴子和龙的生肖形象画法,了解传统皮影戏、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以致用,结合古典文学中龙宫建筑特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鞋盒、灯串、剪纸技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绘制简易皮影戏,进行表演展示。在分享互动环节,孩子们依次讲述自己的创作故事,共享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和艺术之美,分享艺术成长的快乐。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美术教师将原本静态的课堂转变为动态的观展,带领学生在美术馆开展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学生们零距离接触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在栩栩如生的生肖画作下驻足临摹。“美术馆里美术课”拓展了校内美术教育边界,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受到艺术熏陶,从而带动家庭、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创建并受益的大美育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