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民党年底桃园市长提名起争议,正式宣布“空降”参选桃园市长的台北市议员罗智强与国民党中央,双方似乎已经闹僵。台北市长柯文哲领导的民众党“见机”向罗智强抛出橄榄球,大赞他是“一级战将”,并欢迎他加入民众党。不过,罗智强一声“谢谢”予以拒绝。为何要拉罗智强入民众党?
▲国民党桃园市长布局争议延烧:图左起为民意代表鲁明哲、吕玉玲,台北市议员罗智强,民意代表万美玲(台湾中时新闻网资料照/合成图)
"抢"不到罗智强
民众党仍四处"捡菜"
国民党桃园市长布局争议延烧,民众党“立委”蔡壁如日前赞许宣布参选桃园市长的台北市议员罗智强是战将,并向罗招手,欢迎他加入民众党。罗则是回应:没有加入民众党的规划,台湾的政党不该用蓝绿白的颜色区分,而应该用“执政”和“在野”的角色区分。
虽然没“抢”到罗智强,但民众党近来却挖走了不少的国民党人。据台媒报道,近日传出民众党已挖来前“蓝委”陈碧涵,担任民众党客委会咨询顾问。而今年1月,民众党也“撬”走马英九前重要幕僚、台当局“客委会”前主委黄玉振,担任民众党客委会顾问,协助民众党推动客家政策。黄玉振,过去陪马英九“南征北讨”,是国民党的文宣悍将,为蓝军立功不少。柯文哲成功搭上陈碧涵、黄玉振二人,被认为在年争取客家票源上已抢得了先机。
▲亲民党籍台北市议员黄珊珊(左)获柯文哲(右)邀请出任台北市副市长,并获提名将以“无党籍”参选台北市长
对于参选年,柯文哲很早就表态他不是在想,而是直接在准备了。他老婆陈佩琪也称,“柯文哲不选才是新闻”。也就是说,在年底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早就剑指了,而为了撼动蓝绿在地方基层的势力版图,柯文哲和民众党积极挖各党派“墙脚”,在各地招兵买马,开始整备基层选务。
民众党从国民党挖过来的人,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是谢立功,其曾两度代表国民党角逐基隆市长,现担任民众党秘书长。此外,蓝营中加入民众党或协助民众党工作的还包括:马英九任内晋升“少将”的陈金龙,“韩家军”背景的黄文财、蔡增家,国民党文传会前副主委胡文琦,国民党屏东县党部前书记长、代理主委林育先,“五连霸”的国民党彰化县前议员张雪如,具蓝营背景、2月退出国民党的新竹市议员李国璋等。
实际上,民众党也向橘营、绿营“挖墙脚”。比如,亲民党籍台北市议员黄珊珊获柯文哲邀请出任台北市副市长,并获提名将以“无党籍”参选台北市长。而亲民党籍台北市议员林国成则“带枪投靠”民众党。民进党方面,在民进党16年的花莲前市民代表傅国渊,宣布加入民众党并代表出征下届花莲县议员。此外,柯文哲也延揽李登辉生前的办公室主任王燕军担任顾问。而在年底县市议员选举中,民众党也拉拢不少蓝绿的“政二代”加入民众党,并代表民众党参选。
台媒体人揭政治用意:
民众党想扩大支持版图
柯文哲和民众党如此大动作“挖墙角”,就能壮大自己了吗?
台媒体人“逆风的乌鸦”昨晚在脸书发文表示,民众党是真的希望罗智强加入民众党吗?恐怕未必,蔡壁如这么说,就是料定罗智强不会答应。既然料定他不会答应,又为什么要说?背后至少有三个政治用意:一是分化国民党;其次是“死马骨”效应(指“千金买马骨”典故,意在宣扬出去使贤者来归);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罗智强“自带风向”,夸奖罗智强,就是示好罗智强的支持者(尤其是他的很多支持者觉得罗智强受委屈),对于扩大民众党的支持版图,当然会有一定帮助。
▲柯文哲大挖“墙脚”会有用吗?
有分析指出,“年轻”的民众党在地方上基础差,柯文哲在地方上也没那么多朋友,只能采用这种“捡到菜篮里的菜就是菜”的方式去推展地方影响力。但是,民众党拉拢的大都是蓝绿非主流政治人物及其下一代,在成效上可能会打折。还有评论认为,柯文哲找的这些人在政治上都是边缘人,发挥效果不大。
台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表示,柯文哲的做法是不是就能成就自己,让自己壮大,还要观察。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台海网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