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一艘名为“长信轮”的二手杂货船从基隆港鸣笛开出,满载着从日本拉来的铁条,一路向西,驶往中东。
这笔买卖是41岁的张荣发和他创办的长荣海运的第一单生意,“长信轮”是他和从前的合伙人分家时得到的唯一资产,贷款尚未还清。
就是这艘船,给张荣发拉来了一个海上帝国。
预判准确,征服星辰大海
张荣发出生在台湾宜兰,父亲在船上做木工,在他18岁时死于海难。他的大哥、二哥也全是海员出身。用张荣发自己的话说,他全家都是海运人,“我是为海而生,大海就是我的人生”,这是他通常用来介绍自己的开场白。
海员张荣发
年可不是个安分的年头,“长信轮”从基隆港开走的时候,巴黎的街垒还没有拆干净,几个阿拉伯国家年初在贝鲁特开了场大会,成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试图控制世界油价,石油贸易开始大行其道。
台湾,这个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点,一不小心就成了世界航运业的上甘岭,各国航运势力通过石油运输开始向此扩张。广袤的西太平洋,成了一片航运业的深海。
老牌航运势力早就盯上了西太平洋这块肥肉。当时在这片海域上说话腰杆最硬的是两个中国人,一位叫包玉刚,一位叫董浩云。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给世界上的航运大佬排了个座次,包玉刚排第一,董浩云排第二,奥纳西斯这般人物也只能排在第四,至于张荣发,此时仍在蓄势阶段,差得还远呢。
年,董浩云病逝在香港,长子董建华接位,可惜他没赶上好时候,彼时世界航运业恰逢一波大萧条,载货吨位大量过剩,船价大跌,仓促接位的董先生未能及时应变经营策略,欠下了多亿港元的巨债。
董浩云、董建华父子
也就在这一年,早早预料到集装箱将会成为海运主流的张荣发,一口气重金砸下24艘世界上最新全自动化G型全集装箱船,一跃而上成了世界集装箱海运的领导者。
年,张荣发破天荒地开辟了东西双向的大西洋航线,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开创东西双向全集装箱定期航线的人,改写了全球航运业的历史。
年,张荣发将东西双向航线改为环球航线。过去三条船分别跑美国、欧洲、中东三条航线,每天需要吨燃油,57名船员,改变后一条船沿着整个地球跑,每天只要70吨燃油,17名船员,就能一趟走完上述三条航线。
从此张荣发跻身世界级船王行列,人称“海上皇帝”。
征服海洋之后,张荣发开始琢磨上天的事儿了。年,台湾宣布开放民营航空业的政策,张荣发当机立断,布局航空业势在必行。
年3月,长荣航空正式成立,开始斥巨资向波音、麦道购买飞机。但直到成立两年后,长荣航空才拿到了“民用航空运输业许可证”,成为台湾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张荣发征服了他的星辰大海。
遗嘱引发内战,堪比宫斗大戏
对于长荣集团来说,张荣发的离世是一个转折点。
年1月20日,张荣发过世,传奇的人生,傲人的财富,本就让他的身后事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