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马纪壮刚刚替桂永清出任海军总司令官,时年40余岁,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属于国民党军界中的晚辈,自然不敢得罪周至柔这样的军中元老。面对周至柔一连串的质问,马纪壮急忙解释说:“总座请息怒,这件事确实和我们海军没有关系,是总统亲自下令安排和布置的出巡?”“出巡?谁出巡?到哪里出巡?”
周至柔觉得十分奇怪,继续追问。马纪壮被逼无奈,极不情愿地吐露了实情:“是总统本人亲自出巡,到大陈岛去视察。本来今天清晨我应当陪同总统一起出海,但总统不愿外界过分注意这件事,恐引起不必要的猜测,所以特意把我留下来障人眼目。待总统安全返航,一切自然会真相大白。”
周至柔跟随蒋介石多年,知道他有越级调动部队的毛病,听了马纪壮一番解释,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叮嘱了一句:“大陈岛靠近大陆,听说最近共军开始在那里集结大量兵力,你一定要保证总统的安全。”马纪壮连声说:“总座放心,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不会出什么差错的。按照航程计算,总统应该明天早晨抵达大陈岛,夜航相对来说要安全一些。”
马纪壮说得不错,蒋介石是在那天黄昏人静时,带着国防部长俞大维、“太子主任”蒋经国和美军顾问一行人,在基隆港海军基地码头登上的一艘新型炮舰,向二百公里外的大陈岛方向驶去的。他们确实是在第二天拂晓才到达大陈岛的。那“峨嵋”舰是一艘1.4万吨级的油轮,平日担负高雄至基隆之间的油料运输任务。它的 航速只有10节,由于舰体庞大,吃水较深,航行起来四平八稳。
马纪壮挑选这艘运输舰护送蒋介石去大陈岛也是煞费苦心,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蒋介石在海上颠簸的苦楚,另一方面运输舰相对于作战舰只来说要安全一些,不太会引起解放军的注意或遭受攻击。当“峨嵋”舰驶进大陈岛港口时,大陈防卫司令官刘廉一中将早已率领岛上的高级将领们站在海风中恭候多时了。俞大维、蒋经国一行则乘坐炮舰,装扮成渔轮模样,混迹在公海上的船群中间,循着基隆-上海航线,一个劲地往北航行。
中午时分,“渔轮”转入了福州-上海航线,不显山不露水地驶进了大陈列岛海区。“渔轮”刚接近大陈海区,俞大维便从指挥台上举起望远镜,向大海深处寻找大陈岛。太阳正悬在西边天上,阳光把海水染得一片金红,成团成阵的海鸟在金色的海湾上掠翅飞翔,鸟群下面的帆船在波谷浪尖之间漂摆。一条线状式的墨黑色山丘,从滚滚波涛中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
墨黑色的山丘变得明晰起来,渐渐地裂成了几个小岛,小岛环护着一个海湾,海湾里停泊着的舰艇和渔轮,星星点点,散散落落地跳入眼帘。俞大维问陪伴一旁的蒋经国:“这就是大陈岛吗?”“正是,部长。”蒋经国谦恭有礼地回答。俞大维、蒋经国乘坐的炮艇停靠在大陈港湾,“防卫司令官”刘廉一中将偕同政治部主任沈之岳、“浙江省主席”钟松等一干文武官员在码头恭迎。
俞大维一行人在司令部驻地大洼渔师庵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便由刘廉一陪同,乘上两艘“卫”字号军舰,对大陈防卫区的各处岛屿进行巡视。军舰在台州列岛、麂山(南、北)列岛、东矶列岛、渔山列岛巡视了一圈, 登上了一江山岛。俞大维让舰艇先在一江山岛绕了一圈,对岩岸、礁石、险滩、舰船易于靠岸登陆的地段,仔细地察看了个遍,又对海流走势、潮汐变化规律、风向风力,一一查问明白, 才爬上一江山岛的制高点高地。他发现这里不过是一座没有人烟的孤岛,由两座麻栗色的岩石构成,海水从两座石山中穿过,形成了宽不过米的小江,江水北边的石山称作北一江山,南边的就叫南一江山。
北一江山稍大,面积只不过一平方公里。南一江山更小,充其量面积不过0.7平方公里。环岛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可供步兵攀登的地段全长不足米,近岸处水深竟达7~8米,受海潮和风力影响,崖岸下尽是旋涡和岩头浪,是座易守难攻的小岛。他们深知,一江山岛虽然只是座小岛,地势却很重要。它东距大陈本岛16公里,北距东矶列岛的头门山只有9公里,全在重炮射程之内。小岛屏蔽着大陈,同大陈构成一个唇齿相依的有机体。小岛的西北面对着台州湾的海门镇,距离约30余公里,像块巨石,堵塞在台州湾的出入口上。
小岛同西南面的披山,形成了一个犄角,据守在这两处小岛上的部队,进可以反攻大陆,退可以保障大陈防卫区的核心阵地。从高地下来,俞大维对士兵们正在赶造的防御工事进行了踏勘。他发现那战壕、掩体、屯兵场完全开凿在花岗岩石上,没有炸药,没有机械,士兵们在有气无力地挥动铁镐施工,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俞大维脸色不悦地问:“这是哪个单位?”刘廉一报告:“一江山守岛部队为第4突击大队和2大队的4?队,外加一个炮兵中队,共0多人,统归一江山地区司令王生明上校指挥。”
“突击大队”是胡宗南来大陈后,把散落在沿海各处荒岛上的海匪、散兵、流亡地主还乡团收编起来的一支游杂部队。论战斗力是入不了流的,却因为都是些亡命之徒,火线上逼紧了却很能拼命死打,而且对海上情况熟悉,惯会打家劫舍,抢掠商船,沿海居民,来往商旅,没有不对这帮“国军”叫头痛的。俞大维听刘廉一这么一说,心里顿时明白:这个刘廉一是把新增派来的46师3个美械化步兵团全留在大陈本岛,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却把这支亡命之徒的游杂部队摆在 线。
这个用兵布阵之法,原是心计很深的,便不再多问。当天夜晚,刘廉一在渔师庵台开了一次小型的军事决策会议,请俞部长对大陈防务作训示。俞大维虽然是个非武将出身却有战略头脑的人,他一张口,便语惊四座:“一江山是大陈的门户,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不保,台湾垂危!”在座军官对俞大维的话,一致热烈拥护,在一片赞不绝口的热嚷声中,蒋经国站起来,很是激昂慷慨了一番:“一江山是反攻大陆的大门。我们不仅要守住这扇大门,而且要从这大门里出去反攻大陆。”
从三门湾到南麂山列岛,绵延多海里,都是大陈的防区。在浙东这片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多个岛屿。年大陆解放以前,这里是海盗的乐园,国民党军兵败大陆后,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才登上了这些海岛。后来经过胡宗南的一番治理,这些海盗、海匪和从大陆败退来的零散部队被整编成正规部队,也吃上了“国防部”的薪饷。胡宗南在大陈期间作战屡败,损兵折将, 被迫提出辞职。
蒋介石经过精心挑选,委派“登步岛大捷”的英雄、刚从美国学成回来的刘廉一接替了胡宗南,随后又把守大陈列岛的兵力由1.2万人增加到2.3万人。蒋介石身披深色披斗,头戴便帽,虽然身板极力笔挺,但毕竟显出了颇浓的老态。视察期间,他的长子蒋经国和刘廉一一直站在身旁。刘廉一毕恭毕敬地汇报说:“总统,自从韩战结束后,对面的共军明显增强了兵力。今年3月份,我军又发现共军海军主力第6舰队南下,还有大批空军进入浙东沿海。
共军海、空军相互配合,在大陈北面的猫头洋等海域与国军进行了几次海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打一个平手。从目前情况看,共军海、空军对我大陈守军的实际威胁并不太大,令我们堪忧的还是共军强大的陆军。”蒋介石似乎一直若有所思。他恋恋不舍地凝视着只有一水之隔的故乡山水,告诫刘廉一,共军的陆军并不足惧,但对其海军和空军万万不可轻视。
不久前在猫头洋海域发生的海空军大战,就是共军海、空军大规模南侵的信号。现在 结束了,共军可以腾出手来反击国军,近期可能会对大陆边缘的岛屿采取攻势,大陈肯定是首当其冲,所以一定要加强戒备。当大批舰艇从人们眼中消逝时,一条深褐色炮艇从一江山北面的码头飞窜出来,风驰电掣似的向上大陈岛飞去。炮艇上载着蒋夫人宋美龄一行人。当日,峨嵋舰从大陈湾起航时,蒋“总统”命令直开一江山。
结语
他要登上小岛,对最前沿阵地上的“克难弟兄们”表示敬意,聊表慰勉之情,防卫区司令官刘廉一和“浙江省主席”钟松苦苦婉劝,诤言免去,怎奈蒋介石固执不依,末了,还是政治部主任沈之岳敬献一言:“请夫人亲临,代表总统致意,如何?”蒋介石沉吟片刻,便点头首肯,宋美龄立即表示“这是总统给我 的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