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婚第9天,他劝妻子改嫁潜伏台湾42年

年的春天,《梅州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特别的人物采访,让无数人动容泪目。

接受采访的,是红色特工谢汉光的孙女。

当被询问如何评价爷爷的一生时,谢汉光的孙女眼中含泪,却无比坚定地说:

“爷爷无时无刻不想着找到组织,找到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山自首,过上自由的生活。为了信仰,他愿意一直在台湾潜伏下去。”

她的言语之中充满着对爷爷的崇拜,也为爷爷未曾被遗忘而感到兴奋和欣慰。

是啊,对于谢家后代来说:爷爷谢汉光的名字,也缔造了他们坚定无比的信仰。

若要评价谢汉光的人生,完全可以称作一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电视连续剧。

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这位面容清瘦的老人,曾在台湾潜伏整整42年;即便困受深山,却始终坚定如一,这份坚韧和勇气,也让谢汉光成为我党在台潜伏时间最久的红色特工。

可以说:他这一生的荣誉之花,皆在磨难中坚韧绽放。

只是也心疼:这42年舍身报国的漫长潜伏,也蹉跎了一个女子的美好年华。

他走了42年,她便执着等待了他42年。

苦尽甘来再重逢,一切也变了模样;他与她的故事,还会迎来圆满的结局吗?

谢汉光与妻子的相识,是旅途中的偶然。

那是年的10月,日军投降后台湾得以光复;谢汉光的老师接到任命,前往台湾担任林业试验所的所长。

工作和学习中,素来表现优异的谢汉光,也被老师选中,另择日期赴台湾担任实验助手。

收到老师来信后,谢汉光没有犹豫,直接做好手头的交接工作;而后抵达香港,准备乘坐客船去台湾。

也是在繁华热闹的香港,谢汉光认识了让他初见钟情的妻子。

在这个陌声的城市中,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好友无话不谈;时间久了,彼此也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意。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谢汉光不得不暂停前往台湾;日久生情的两人,便在年的年初举办了结婚仪式。

但就在这对新人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时,中共华南分局的香港负责人苏惠,突然找到了谢汉光,希望他立刻以“老师助手”的身份前往台湾,开展地下工作。此时的谢汉光还没有正式入党,却是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

出身于年的他,毕业于“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如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李四光,都是他的老师。

在大学期间,谢汉光也与陈仲豪、梁铮卿和张伯哲等人关系颇深,在校期间他们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并且积极响应抗日活动;后来的四个人,更是成为亲密无间的战友,一同赴台从事地下工作。

毕业后的谢汉光,在广西省农业试验场担任农场主任;此时的反动派大肆抓捕共产党人,谢汉光便利用自己的职务,多次拯救危在旦夕的同志们。

而他所在的农场,后期也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处秘密基地。

随着内战爆发,桂林被国民党攻陷,毫无选择的谢汉光,只能跟随难民走上了前往四川的道路;就在路上,谢汉光遇到了一位曾经救过的共产党员;对方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便向组织推荐,把谢汉光安排在四川农业学院担任老师。

而中共华南分局的香港负责人苏惠,之所以选择谢汉光前往台湾,也是经过多番考察,才最终下定的决心。

此时的谢汉光与妻子结婚仅有9天,但接到这份任务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

但因为组织有规定,不能将这份秘密行动透露给任何人;所以谢汉光始终没有对妻子说出匆匆离家的真正原因;内心无比愧疚的他,只是紧紧抱着妻子,充满不舍地说:

“工作临时有变动,不能带你去台湾了,而且可能有段时间会联系不上我。你不必为我担心,照顾好自己。”

而后他像是下定决心,以决绝的口吻说道:

“什么都不要问我,也不必等我,如果遇到更合适的人就改嫁了吧。”

就这样,谢汉光告别新婚9天的妻子,正式赶赴台湾。

剧照

面对妻子的哭泣和挽留,他只能选择了视而不见。

谁能想到:一场有苦难言的离别,也蹉跎了妻子最美好的年华。

当一切苦尽甘来后,谢汉光才发现:原来这个世上,一直有人等待着自己;漫长42年的想念和等待,谱写出一场催人泪下的义无反顾。

抵达台湾一个月后,谢汉光突然发现:好友张伯哲也来到了台湾。

按照组织安排,谢汉光把张伯哲安排进了莲花池分所,当一名普通科员。

没过多久,谢汉光的老师因为工作变动,便推荐谢汉光接任了所长一职;这样的职务调整,对谢汉光的潜伏工作无疑是锦上添花。

剧照

后来的谢汉光,也借助自己的职务和人脉关系,为许多赴台的同志们安排了掩护身份的工作,其中:张伯哲升任为林业试验所的科长,梁铮卿成为了台湾省农林处的技术员,陈仲豪则进入基隆中学教书。

一年后,中共台湾省委正式批准了谢汉光的入党申请;谢汉光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刚进入台湾的时候,谢汉光等人的潜伏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组建了严密系统的情报网,也以《光明报》为载体,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直到年,一个叫做王明德的地下党员被保密局抓走;经受不住严刑逼供的王明德,很快把所掌握的情报全盘托出,这份叛变也导致我党辛苦建立起来的情报网遭到巨大破坏,其中,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等7人牺牲,好友陈仲豪也下落不明。

王明德的叛变,也掀起一场惊涛骇浪的生死考验。

随着事态进一步恶化,担任高雄市工委的地下党同志李汾也被秘密抓捕;因为他的招供,直接导致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抓,而后多人被捕,多人被牵连。其中代号为“密使一号”的吴石、陈宝仓、朱枫等人,更是被国民党枪杀。

这场堪称灭顶之灾的浩劫中,谢汉光的好友张伯哲和梁铮卿相继牺牲,而陈仲豪一直下落不明;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之地的谢汉光,全仗好友张伯哲的拼死相助才得以逃生。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连夜离开林业试验所;按照之前制定的紧急避险方案,谢汉光乔装打扮来到台中的南屯村,才得以保住性命。

此后的谢汉光就一直待在南屯村,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他告诉村民自己是个逃兵;也是因此,谢汉光得到了朴实村长的帮助,化身“叶依奎”,从此留在了遥远的深山中。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中,擅长种植工作的谢汉光很受村民的尊敬和喜欢;与这些高山族人打成一片的他,甚至还被介绍相亲。

谢汉光虽然知道:此生与妻子相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他却始终不肯放下心中的牵挂,所以一直拒绝再婚。

谢汉光不仅对家庭忠贞,对党和祖国也极其忠贞。潜伏的日子虽然难熬,但他却从未曾想过自首或叛变,除此之外,他还一直想办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他说:“我坚信能看到红旗飘扬的那一天!”

就这样,谢汉光在这个偏僻的村落中,又等待了38年,也牵挂了38年。

他坚信:只要好好活着,就一定能够重返大陆。

直到年,谢汉光长久的期盼终于有了回应。

这年,台湾正式出台大陆探亲政策,得知消息的谢汉光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匆匆办理了申请;但是因为台湾仍旧戒备森严,直到年的年底,谢汉光的申请才被通过。

就这样,已是古稀之年的谢汉光,终于踏上了故土。

他怀着激动又复杂的心情,先是从台湾坐船抵达香港,接着又从香港回到了朝思暮想的老家。

当自己终于踏上丰顺县老家的土地时,谢汉光的眼神悲怆,神情激动。

他凭借自己的记忆,找到了熟悉的胡同口,而后推来了42年不曾触碰的大门。

当他迈入家门的那刻时,院子里的人们都愣住了。

大家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这个风尘仆仆,却满眼含泪的老人。

就在这时,一个同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用颤抖而沙哑的声音小心问道:“汉光,是你吗?”

简单的5个字,却凝聚了42年的日思夜想与满腔牵挂。

是的,这个老妇人便是谢汉光的妻子。

42年弹指一挥间,人与事皆为沧海桑田;在漫长的煎熬等待中,她失去了最宝贵的年华,也失去了最迷人的风采,可这一句“汉光”的颤抖询问,却让所有人泪目。

近乎半生的分离之后,他与她终于团聚了。

更让谢汉光没有想到的是:终于回家的他,亦有了天伦之乐的欢喜。

原来,当年他离家赴台后,妻子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妻子看到了团聚的希望;就这样,她回到谢汉光的老家,独自将唯一的儿子抚养长大,而后看着儿子成家立业;漫长42年过后,谢汉光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爷爷了。

得知妻子这些年的艰苦等待,70岁的谢汉光已是泣不成声;只见他紧紧拥抱着年迈的妻子,不断重复着:终于团聚了,终于团聚了,再也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幸福的泪水,从他满是沟壑的眼角缓缓落下,勾勒出苦尽甘来的美满轮廓。

与家人终于团聚的谢汉光,后来如何了?

最开始回到家乡的他,因为缺少足够的资料和证据,无法向国家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他只能以“叶依奎”的身份,每月领取政府为困难台胞发放的20元补助。

但即便如此,谢汉光依旧没有怨言。

回到家乡的他,也开始打听其他同志的消息;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辗转打听,谢汉光终于找到了下落不明的好友陈仲豪;曾经缔结深厚革命友谊的四个人,如今只剩下陈仲豪和谢汉光了,想来也是悲痛难抑。

这个时候,谢汉光才知道:当年那场浩劫中,深受重伤的陈仲豪在组织的保护下,才成功回到大陆,脱离了危险。

陈仲豪的出现,也让谢汉光的身份得到证实;他给天津市台办工作的徐懋德写去书信,请对方帮谢汉光办理恢复党籍的手续。

收到陈仲豪的信后,徐懋德无比重视;随后又整理和收集了其他证明材料,郑重交给了中共中央组织部。

这些材料也引起了中央组织部的高度重视,经过调查核实后,谢汉光正式被恢复党籍。

也是这个时候,妻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潜伏台湾42年的优秀特工,也是不顾生死捍卫信仰的优秀共产党人。

秘密也好,纪律也好,一切的言不由衷都过去了。

在这场阔别42年、终得重逢和圆满的故事中,我为两人的爱情感动,为谢汉光的信仰感动。

而这场令人泪目的故事,又折射出多少舍家报国的选择和担当。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前仆后继的革命史,那么在这段有血有泪的峥嵘岁月中,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们,则值得我们铭记终生。

正是他们的舍家为国,他们的前仆后继,他们的视死如归,才缔造了这泱泱中华的传奇,谱写了国泰民安的盛世繁歌。

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

我想:身为后辈的我们,对他们能表达的敬意,便是牢记这些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将他们的人生,讲给更多人听。

————END————

其他推荐——

苦等丈夫64年,她穿红嫁衣下葬;死后15年,孙子揭开爷爷失踪真相

金岳霖:痴爱林徽因一生,得知梁思成再娶,来她坟前独坐了一整晚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炼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