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53.html“13号线大渡河路”、“10号线基隆路豫园路”……上海地铁最近收到一封来信,写信的人叫徐振凯,是一名视障乘客,他详细列出了名车站员工工号,记录下这些工号的原因是在于,这些公号背后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曾为他提供帮助。一位盲人记录下个工号,都是上海地铁曾帮助过他的工作人员。本文图片受访者供图徐振凯的信,由父母代写精细又温暖,一位盲人记录下个工号“多年来,我的出行、就医等各项社会活动,都是依靠地铁的‘爱心接力棒’,才能顺利进行。”他让父母代笔写下了这封感谢信,以个工号讲述了他感受到的上海这座城市温度。徐振凯是70后,他的视力从年开始出现明显退化。经医生诊断,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变窄,视物不清,让出行有了难度。“有的地铁口开在商务楼里,出站分辨不清方向。而且,站内的台阶、柱子等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会跌倒或者撞到。”于是,徐振凯拨通了上海地铁热线,开启了与这些工号的缘分。每次计划出门,徐振凯会提前一两天与站点工作人员联系。豫园站值班站长张梦超以前在上海图书馆站工作,因此和徐振凯结缘。张梦超说,出发当天,父母将他送到地铁口。站点安排有空闲的站务人员在地铁口守着,接到他后送至列车,并且及时通知下一站点工作人员其所在的车厢节数、预计抵达时间等。经过这样的接力,他总能顺利抵达目的地。有时候徐振凯从13号线坐车来,站点间会提前做好沟通,“他坐在哪扇门、哪个位置。其实是整个上海地铁在接力帮助他。”一开始,工作人员把徐振凯称为“一名乘客”,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他被工作人员亲切地喊为“凯凯”。在信里,徐振凯说起了更多被照顾的细节:地铁里,他带的水喝完后,工作人员就会帮忙加水;外面下大雨,没带伞,就在地铁里散歩,工作人员会陪着一起散步,还为他介绍站点附近的地貌;有时在马路上,不小心磕破了膝盖,工作人员为他擦红药水……这些细节,无不透露着上海地铁温暖精细的服务和管理;个工号,只是徐振凯所能记录下的一部分,他说:“这样感谢信,明年还会继续写。”徐振凯年担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年前,上海地铁完成31部无障碍电梯的整治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地铁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经有着超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规模,轨道交通已然成为了上海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如何在地铁站设立较为完善无障碍设施,满足特殊人群独立进出站?上海地铁有关负责人回应,上海地铁一直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系统性工程,也是更高的目标,多部门正在接力合作。上述负责人坦言,此前,行业里没有无障碍设施设备的规范文件,上海地铁去年与各部门一起制定出来了。以站台盲道为例,以前没有建设标准,现在已经在文件里得到了规范。年前,上海地铁还将完成29座车站,31部无障碍电梯的整治(含新增)工作。任何有需要帮助的市民乘客,随时可以拨打预约出行。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有关工作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处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