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车站大吐槽,这里是不是世界上最大

冬日里的台北车站外观

台北车站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中正区,为台铁、高铁、台北捷运的铁路车站,也是台北捷运板南线、淡水线的交会车站,乃三铁共构的地下车站。站体周围也有长途公路客运枢纽站台北转运站及台北西站A栋、B栋。台北车站不但是全台湾运量最大的车站,也是大台北地区首要的交通枢纽,每日利用车站转乘的旅客约60万人次以上,排名全球乘降人数第25名。

位于台铁基隆站起28.3公里处的台北车站,年7月5日设站,距今约年,历经多次改建后,现今的站体建筑于年9月5日启用,台铁局本部也设于此;之后随捷运、高铁进驻,形成幅员广阔的地下街廓,车站周边亦形成台北站前商圈。若就连结华山、捷运北门站之广义“台北车站特定区”计算,其面积可达46.31万平方米。

这个大小,大家有点概念了吧。

欢迎走进地下迷宫

台北车站。每天至少有二十万旅次进出的台北车站,三铁共构加上五条地下街及高达七十多个出口,站体设施盘根错节,加上转乘动线指引“各吹各的调”,让车站成了一座大迷宫,天天都有人“迷走”!

许多人对于在台北车站转乘都视为畏途,尤其是搭乘双铁从中南部北上的旅客,不论从“那一铁转到那一铁”,常常连票闸门都找不到,更别说与亲友相约在车站某个出口或地下街,都要费尽工夫才能“相认”。

从台北车站一楼东区手扶梯往地下一楼通往捷运车站的入口,天花板挂着各式令人眼花的指标,指标牌大小不一,指引的方式也不明确,非常的不“使用者导向”,许多民众到了这个区域就会迟疑,像陀螺般打转加上东张西望,类似这种“百慕大三角洲”的区域在台北车站内不只一处。

年高铁加入营运后,“迷走”的情况雪上加霜,再加上高铁指标是灰底白字,灯光一暗,很容易被错过。除了三铁之间复杂的转乘之外,再加上隐藏在站体内的五条地下街,那才是“迷中之迷”。

哈哈,你一直在台北车站里

车站复杂的程度,让“地头蛇”时任台铁台北站长李永生都承认“偶尔也会迷路”,他说,很多人刚从地下车站一出来,往往就会搞不清楚方向,加上台北站是以东南西北为划分,台湾民众比较不习惯,所以如果你在台北车站看到有人提着行李慌张奔跑,十之八九,他迷走了。

台铁表示,一两年前“交通部”曾进行台北车站指标集成,但就是“在旧的指标以外再加上新的指标”,才会感觉“信息比较多”。

当年的高铁发言人贾先德也曾说,台北站“(指标)确实不够友善”!台北站分属不同管理单位,他呼吁,交通主管单位应该出面集成。

台北捷运公司表示,年底市府已完成台北车站指标系统更新作业,将不同区块以“M、R、Y、Z、K”符号及编号、颜色区分,同时也广设旅客谘询中心;不过可能是宣导不足,民众对于这套“入口编号集成计划”仍是“有看没有懂”。

还好,有这么漂亮优雅的大厅

哈哈哈,我就是迷失在台北车站这个巨大的“迷宫”里,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里,我还是要好好检讨自己,其实现在的台北车站已经标识很清晰了。攻略没做透是迷路的主因,第一天到达后,临场比较慌乱急躁,对那些标识视而不见,白白耽误了我宝贵的1个多小时。

曾走过几个世界上比较大的综合性车站,特别是日本的车站和台北的车站如出一辙,复杂的背后其实是极大的便利性,一旦你熟悉后,就会发现它的无可匹敌的优势,这个需要您的亲身体会了。

咱是“大老粗”,并不懂太多,台北车站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洁净优雅的台北车站一楼大厅,还有令人垂涎的“台铁便当”。

颜值还可以席地而坐,是这里的标配8:30才开始售卖的台铁便当,好急人

终于买到了

把盒饭打开了

上面是大块入味的猪排,还有卤蛋,和几样清淡可口小菜,我买到的时候是热的,这个便当还适合凉着吃。口味嘛,卖个关子,下面会专门写一篇吧。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