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 地区,作为回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北京时间年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在相关海域、空域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组织实弹射击。对于这三天的演训行动,充满了无限未知,但更充满了无限可能。
一、26年!解放军已不再是那个“少年”
1、,我们略有逊色
▲与对比
提到“台海演习”一个很难避免的话题就是年“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举行的那场规模浩大且持续多日的演习,而与这次相比我们必须承认现阶段的解放军实力明显提升,底气也更加充足。
年5月,美方突然宣布允许李登辉在同年6月前往美国进行所谓的“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此举打破了长达17年的美方不允许台湾高层领导访美的禁令,严重影响了中美两国关系,助长了岛内“ ”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而作为回应解放军在此期间在相关区域展开了多轮演习,仅7月份便在台海附近试射了6枚DF-15导弹。
不过当时美方只意识到了事态发展超出预期,并未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随后美海军的一次特别行动将“台海危机”推向高潮,同年12月,美海军第七舰队“尼米兹”号以“天气恶劣”为由通过台湾海域,这对中国主权是极大的挑衅,次年3月,美军又将“独立”号航母派遣台湾东部海域,与“尼米兹”号完成会合。
▲年解放军演习范围
作为回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年3月18日至3月25日在台湾海峡展开陆海空联合演习,此次演习美国等国终于感到了危机,有证据显示当时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国已准备自台湾撤侨。虽然演习最终没有演变为一场两岸统一的军事行动,但不可否认,此次演习向美方亮明了态度,更展现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决心。而事隔多年,当我们客观回顾这场“台海危机”时,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就是没有现在底气足。
首先,彼时的解放军装备水平不高。数据显示,年解放军可用于登陆作战的舰艇全部相加约艘,但这其中艘为中小型登陆艇,只有10艘左右的系列登陆舰,理想状态下一次性也只能投送2个满编陆战旅,完全无法满足登陆作战的要求,为此我军只得征调艘民船执行后勤等任务。此外,“陆炮上舰”也是这一时期我军火力不足的真实写照。
▲彼时解放军两栖登陆能力确实存在不足
其次,当时的台军,整体装备水平与解放军并未彻底拉开差距,部分领域还略优于解放军。就当时三军对比而言,除了空军,由于解放军批量装备了从俄罗斯采购的三代机苏-27Sk,加上数量庞大的歼-6、歼-7以及歼-8,空中优于台军外。水面力量就很难说 占优了,相比之下只能说数量占优,但质量台军反而略胜一筹,彼时谁也无法 肯定可以掌握制海权,而且由于解放军当时两栖坦克主要以63式为主,无论是火力还是防御与台军批量列装的M-48H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且不要忘了,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就在台海附近,这对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面对双方存在的差距,面对外部势力的介入,彼时的我们更多依靠的是二炮火力支援以及军民一心的敢打敢拼精神,打破了美方试图武力介入台湾事务的图谋,同时对岛内“ ”分裂势力起到了震慑。而二十年多年过去了,当历史车轮将我们再度推到风口浪尖时,我们已经更有底气,也更有实力应对危机。
2、,我们完成蜕变
拿年“台海危机”与此次国防部公布的演训对比来看,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解放军演训范围进一步扩大。年的演习基本是围绕台湾海峡进行,且主要集中在金门、平潭一线,纵深推进有限,而在台湾东南海域则是演习空白区域,此时若台海冲突爆发,这片空白区域给外部势力提供了 的介入空间。
▲此次解放军演训范围
反观此次演训,围绕台本岛共划定了六大演训范围,除小部分与年演习相重叠外,此次演训范围明显扩大,特别是在高雄、基隆等地区有大面积演训区,对于这一演训范围的划定完全是从实战角度出发,完全是为两岸统一做准备。
以基隆为例,翻看近代史会发现基隆几乎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该地拥有深水良港,且对内延伸便利,无论是鸦片战争、中法战争,还是甲午战争,基隆都是外敌入侵的 地点,不仅如此就连二战结束,国民党收复台湾时,国民党军第七十军也是以基隆港为主要登陆点,逐次向宜兰、台北、新竹等地推进。试想,在这么一片区域划定了两大演训范围,目的不言自明。
至于高雄,简而言之这就是台海军“老巢”,作为台湾 大海军基地、台湾 的军事专用港,高雄鼓山区以北的左营港对台海军极其重要,不仅驻扎有台海军 主力(约一半作战舰艇停泊该港口),更是舰队“司令部”、陆战队指挥部所以在地,像此次佩洛西窜访台湾,左营港的台海军便出动了多艘“成功级”、“锦江级”舰艇。在如此重要的海域附近展开大规模演训,目的很简单,就是简单粗暴将台军堵到家门口,由此产生的心理震慑将是长期且难以磨灭的。
当然,除了这两大演训范围外,还有一点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