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中法战争中击退法军,成为台湾省首任巡

他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台湾巡抚,同时也是淮军的领导者之一,中法战争中在台湾地区率军击退法军,又在随后被任命为台湾建省后首任巡抚,积极推行各种现代化建设并为台湾奠定相关基础。他便是刘铭传。

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重新启用刘,不久派其以福建巡抚身份督办台湾军务,7月16日,刘抵台后积极整备岸防,主张乱世用重典,并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渐使当地军民心悦诚服,万众一心,并得仕绅林维源、秀才丘逢甲的协助。

丘逢甲

法军进军鸡笼  

8月4日,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逼近鸡笼(今基隆市),并派副官登岸谈判,要求守军在明日上午八时以前将所有炮台交出,但守军置之不理。5日,法军船舰向当地炮台开火,并摧毁数处炮垒及营房,死伤十余人后守军向内地撤退,法军占领鸡笼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进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狮球岭。守军在刘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余人,狼狈逃回军舰。

孤拔

法军侵犯基隆首战失败,于是又向清政府提出新的和议条件,清廷再次拒绝。此时,法舰已有预谋地集中在福州马江,23日下午发动突然袭击,把福建水师所有战舰全部击沉,然后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各炮台。从此,法军就牢牢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全力侵台。

于是,孤拔舰队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约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被迫后撤。法军乘势登陆进攻,基隆港湾及周围阵地尽失,基隆市区沦陷。但法军占领基隆后,因不习惯陆战,进攻狮球岭时,一进丛林,便失去了统一指挥,只得各自为战,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却始终无法攻破狮球岭。

法军进军沪尾  

这时,法军在利士比的指挥下,正在进攻沪尾(今新北市淡水区)。刘在得到法军猛攻沪尾,沪尾不断告急要求增援的消息后,考虑到台北府城是统帅部所在地,军资饷械集中在此,不可稍有疏忽。为保台北,地理形势上沪尾门户防御性非常低,法军几乎可以长驱直入,而基隆有狮球岭天然屏障,法军难以越过,刘认为沪尾重于基隆,于是决定撤军弃守基隆,移师沪尾。因战况紧急,刘先斩后奏弃守基隆,在撤军之前,刘惟恐基隆煤矿落入法军手中,下令破坏该煤矿。

利士比

利士比通过战舰轰击沪尾,然后登陆,分几路前进。然而预先埋伏在各处的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奋起杀敌。在短兵相战中,守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近战,法军溃不成军。最后,法军弹药告罄,只得逃回舰上。在这场战斗中,清军取得了大胜。通过这次战役,法国人不得不承认:淡水的败战,一方面使我们看出中国兵力的强大,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局势的危险。自此以后,法国舰队撤往澎湖,法军侵台的计划宣告破灭。

成为台湾建省首任巡抚

中法战争落幕后,年,清廷决定在台湾建省,刘铭传成为首任巡抚;他表示建设台湾的重要性:

“  “中国自与外洋通商以来,门户洞开,藩篱尽撤,自古敌国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强也。…俄人所以挟我、日本所以轻我者,皆以中国守一隅之见,畏难苟安,不能奋兴。若一旦下造铁路之诏,显露自强之机,则声势立振,彼族闻之,必先震詟,不独俄约易成,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矣。”。”

然而在改制的过渡期间,刘与原台湾的实际统治者刘璈(湘军)之间权责归属不明,加之保台战功之争加深两人间的派系矛盾,终于演变成二刘间的政争。抚道之争最终以刘璈获罪被流放告终。

刘铭传任内推动的建设有:

扩大抚番:讨伐土蕃部落政权,在台北设番学堂,赠与衣食、教算术、汉文、官话、台语及儒家起居礼仪,行土蕃汉化教育。

增设郡县:除台北府外又将台湾府改为台南府,另于中部置台湾府,并拟定省会,全省增至三府、三厅、十一县、一直隶州。

清理赋税:设官银局,造银币每年数十万两。

发展交通:年基隆、台北铁路通车(全中国第一条运客铁路)先后添购轮船八艘,远达南洋,连接南北电线,扩充基隆煤矿。

推广农业:鼓励种茶、棉、桑等经济作物、养蚕并拓展水利灌溉设施。

设新式学堂:年在台北创设“西学堂”,是台湾第一个新式学堂。

电灯电报:完成建省工作,为台湾近代化奠定相当基础,台北府首先有电灯。

刘铭传对台湾建设的规划,原以军事为先,除希望在岛上建立战时可以自给的军工产业外,同时希望在台湾建立海军力量;但受限于财政条件,只能先从兴利的近代化实业及增加税收两处着手。除建设多处炮台、兵工厂等现代化军备外,他同时推行多项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最初的台湾铁路、福州和沪尾间的海底电缆,办理电报、煤务等;此外,动用大量军力“开山抚番”、清丈全省田赋等,希望为防务及新政开拓财源。然而在推行上述新政的过程中,财政负担大增,经营不善、官员贪污等问题一一浮现,甚而引发了民间的反抗。

告老还乡  

年,刘告老还乡。总结刘铭传驻台六年,始终未能建立游弋台海的海军舰队,而他为开拓财源而兴办的近代化实业,深度、广度也有限;但仍然开启了台湾官办近代化建设的先声。年底,刘铭传在家病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