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初,太平轮号沉没大海,竟然成就

曾经有人说:它是东方的泰坦尼克。也有人说:它是一条黄金船。年,它走上了一条没有终点航程,它就是“太平轮”号客轮。事实上,该船在抗战期间作为运输货轮,并在年至年间,航行于上海港与基隆港之间这条特殊的航线上。年1月27日,在浙江海域舟山一带,太平轮客船与另一货轮相撞,船上大约多名乘客当中,仅仅有36人获救逃生,沉船船体至今未被打捞上岸。然而,太平轮的故事则被世人广泛流传,甚至有些人称太平轮为东方版的“泰坦尼克”号。作为太平轮36名幸存者之一的叶伦明,当初,他常常往返内地与台岛之间跑单帮做生意。年1月,年仅28岁的叶伦明经常跟着父亲,往返于上海至台岛两地之间,做一些贸易生意,主要从内地采购一些羊毛,然后运到台岛再卖给当地的小商贩。年1月27日,当天是小年夜,叶伦明借着年关之际准备捞上一笔。当时,由于春节临近,一些在内地做生意的台岛人都急着回家过年,再加上时局动荡,所以,去台岛的轮轮人满为患,根本买不到票。不过,叶伦明高价从黄牛那买了一张3等票。这时,一位在台岛小有名气的富商张生也急着要回台岛过年,也花高价买了一张二等舱的票。张生平时从台岛运杂粮到内地去卖,再从内地进一些中药回台岛销售。其儿子张昭雄介绍,父亲起初买的飞机票,但由于人多错过了,只好改乘轮船回家。根据史料记载,当年那一班次的轮船有效卖出的船票,总数是张,但是,实际上船的旅客已经超过了人以上。原来,更多没有买到票的人,通过买通船员或者随着货物等各种手段登上了船,显然,人数已严重超出了船体本身的载重量。当然,除了人数超载,船上的货物也超载严重,仅档案记录就有钢材吨,央行机密卷宗18箱,《东南日报》印刷设备、纸张与大量史料,还有来往两地商旅的账册,有人采购的五金配件等等。另外,除了乘客自带行李,有人甚至把金条缠在腰间。就这样,因为不断有人涌上船舱,原定上午出发的太平轮号,一直等到下午4点半才出发。离开上海码头没过多久,天色渐暗,当天晚上的天气格外好,无风、无雨也无雾,海面平静如镜,尤其轮船航行的前几个小时,并没有意外发生,十分顺利。因为,当时上海周边海域正施行宵禁措施,所以为避免军方的检查,太平轮号并没有开信号灯,也未鸣笛预警,关键还偏离主航线向基隆全速驶去。此时,大部分乘客盼望着第二天能与家人团聚,船上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里,连船员们也一起聚餐。就在这时,一片漆黑的海面上谁也没想到,一艘没有开灯的运煤货船,正在不断靠近。23点3刻,太平轮与迎面驶来的建元号相撞,两船呈丁字形碰撞,建元轮很快沉了下去,货船上还有名船员。而人们此刻并没有意识到,太平轮也有沉没的危险。随后,叶伦明等人跑到甲板上,大家齐力搭救了多名货轮船员。之后,太平轮仍旧快速前行,半个小时后,船体开始迅速下沉,很快就完全沉入海底。当时,正值寒冬,海水冰冷刺骨,海面响起一片嘶喊声,叶伦明抱着一块木板随波逐流,期望有船施救。年2月17日,幸存者之一的徐志浩,在《大公报》这样叙述道:我曾看见在整个船沉没时,一个母亲紧紧地搂着自己的4个孩子,而孩子们也紧紧拥抱着他们心中唯一的保护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死亡即将来临,但他们都不想离开自己亲人身边。最后,决定不离不弃的5口之家,顷刻之间被冰冷、无情的海水吞没得无影无踪。另外,我同样见到有人高举着用手巾包裹着的金条,在其全身只露出一个脑袋在水面的时候,那些曾经价值百万金圆卷的金条,也都不再留恋般地被送入大海的怀抱里。此刻,泡在冰冷海水里的叶伦明,身体渐渐没有了知觉,意识也开始模糊,不过,他还是凭借着意志一直熬到了天亮,才被路过此地的一艘澳洲籍军舰救了起来,同时被救起的还有36人。多年以后,他总说:完全是神明派来一艘救援船来拯救的我。太平轮沉没的消息,顿时在两岸快速传播,虽然正处于动荡时期,但消息还是有许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