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年9月—年6月29日),字克勤,浙江武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汤恩伯汤恩伯虽然对抗战曾作出很大贡献,但其为人阴险,滥杀无辜,贪污成性,治军无方。尤其他的军队军纪混乱。43年,汤恩伯的部队驻扎河南时,当时的河南人以“水旱蝗汤,河南四荒”形容河南当时之四大灾害,其中的“汤”就是汤恩伯。河南人民称呼土匪为“老汤”,“汤”就是土匪的意思。因此他的官兵和当地百姓明里都“汤帅”、“恩公”地叫着,暗里却给他送了个令人心惊胆颤的外号“汤屠夫”!
陈仪陈仪是最初改变汤恩伯命运的恩人,而且陈仪将自己的外甥女黄竟白嫁与汤恩伯,汤恩伯视陈仪为自己的恩师和舅父。所以,他们之间的私交仅用“友情”二字是难以概括的。汤恩伯对陈仪常以“恩师”长辈之礼待之,往来函电中亦自称“晚辈”或“学生”以示敬重。但是在徐蚌会战结束后,国民党一面假意呼吁和平,一面企图凭长江天堑阻挡人民解放军渡江,作困兽之斗。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陈仪冷静地审时度势,决意与中共合作。他对汤恩伯深信不疑,认为汤恩伯是他多年培养,一手提拔,亲如子侄,是可托腹心的人。
某日,陈仪打电话约汤来杭面商大计,而汤恩伯却借故一再推诿。按理陈仪对汤恩伯应有所警觉,可形势紧迫,陈仪认为已到了非干不可的时候了。幕僚劝陈仪,认为汤恩伯为人未必可靠,不宜推心置腹,须防其出卖。陈仪对此置若罔闻,认为汤恩伯是自己的学生又是外甥女婿,是可托腹心之人,就派外甥丁某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去上海会晤汤恩伯。丁某到上海后马上与汤恩伯会面,汤恩伯看了陈仪的亲笔信后,不露声色,只约丁某留沪商谈事宜。而暗中却一面将陈仪的密信拍照偷偷寄送行政院呈何应钦,一面将原件送到奉化蒋介石处。至此,汤恩伯已横下一条心,彻底将他口中的恩师陈仪给出卖了。
陈仪被押往刑场不久,陈仪即被免去浙江省主席职位,并扣押在衢州绥靖公署。在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杭州时,陈仪被转移至台湾,囚禁于基隆。年5月,蒋介石以匪谍案,指示台湾军事法庭判处陈仪死刑。同年6月18日清晨5时许,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就义。
这个平时逢人便说“我对公侠(陈仪别号)先生以父事之”的汤恩伯,到了关键时刻,为保全自身,连救命恩人也是可以出卖的!
年5月,汤恩伯赴日本医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东医院去世,据说是被日本医生谋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