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会想念台湾,但不清楚是哪一天。
六年前的环岛游匆匆一别,台北、嘉义、高雄、垦丁、花莲、野柳,一路走马观花,即使时隔多年也依然鲜活逼真。每一个城市,伴着晨曦或晚风,一直存在记忆里慢慢发酵酝酿。但没有一种风格可以囊括她的特征,因为摩登的、典雅的台北故宫、霓虹闪烁的夜市、垦丁的苍茫海浪、花莲的峻峭山岩、野柳合着细雨的海风,都散发着各自的气息,形成杂糅的混沌之美。
掀开斑斓炫丽的面纱,我更喜欢她淡淡的古早味。
很喜欢这两个字,素朴平和,蕴藏着温润从容。在闽南地区,古早就是上一代人的日常,小吃、玩意儿、书籍、衣饰,小时候的味道留在记忆里,成为了无忧无虑的源头,让长大成年的人们,在江湖中奋力拼杀之后,还有一个宁静的角落安放回忆。
在士林夜市的美食摊上,香气四溢的蚵仔煎、卤肉饭、炸鸡排,布幔围成的小摊挂满了绣花包、墨镜雨伞、奇形怪状的冰箱贴。花花绿绿的市井草根,凸显着浓烈豪放,让这里的夜晚热情澎湃。
在高雄清晨的街头,我拍了街头耸立的高雄港牌楼,转眼看见街心花园立了萌拙的人体塑像,挺符合高雄前卫艺术的气质。旁边的小巷里,停了摩托车,晒了衣物,靠墙根摆着几盆盛开的花朵,也是一片芸芸众生的姹紫嫣红。
在台北公交站,我琢磨着如何搭车去探访敦南诚品。抬眼一看站台“忠孝东路”,熟悉的音乐瞬间响起来:“走在忠孝东路,闪躲在人群中……”在我们的中学时代,童安格、齐秦、罗大佑、李宗盛、张艾嘉、林忆莲,太多名字构成了记忆的背景音乐。这个小岛诞生了丰富昂扬的灵魂,除了音乐,文字的三毛、琼瑶、席慕蓉、廖辉英、陈若曦、白先勇,影像的杨德昌、侯孝贤、李安,他们的才华横溢让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岛流光华彩。在传统与现代的冲撞母题中,尊重传统、悦纳习俗,让那些飘零的外省人或异乡者可以在这里扎根生息,与大陆一脉相承。
台湾或许就是这样,在光怪陆离的都市之外,乡村怡然悠哉地坚守着自己缓缓的节奏。在花莲的小巷吃宵夜,在基隆的街头看传统祭拜游行,在南投的深山赏早樱、泡温泉,那种含着旧时光的淡淡古早味如同蒸腾的云雾,萦绕不散。
如同《一一》的片头,漫长的林荫道,长得几乎静止的长镜头。看着行人渐渐走近,又看着行人渐渐走远。阳光透过树影洒下来,蝉声高高低低,这就是古早最简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