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原材料、能源都在涨,面对汹涌的通膨来袭,掌舵76年历史台泥的辜家最强女婿张安平说,通膨之可怕是现在很多人没有见识过的,今年一定会调薪,这也是经营者的责任。
时间过得很快,恍然间首任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次子辜成允突遭意外过世已经整整5年了,被人们称为“救火队长”的妹婿张安平临危授命,接手台泥也5年了。辜家很有钱,事实上张安平身后也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宁波帮”家族,很有钱且已经“富过三代”,一手托举两家,张安平堪称甬商之典范。
张安平施策台湾大停电,台泥今年一定会调薪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左)与统一超商合作充电桩
3月3日,全台湾大停电,令不少产业和普通民众叫苦不迭。很多人怒呛年初吹嘘保证“不缺电”并夸口赌鸡排的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不要鸡排,美花下台!”
台电力部门解释称,是兴达电厂开关事故酿成“全台大停电”,但很多人并不认同,并称用人为疏失搪塞是民进党蔡当局不负责任行为,缺电是结构性问题。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是知名企业大佬,回应“大停电”指出,停电不仅产业担心,连民生用户也会很担心。他认为,在可创造产业电力的选择没有那么多、且备转容量越来越小的背景下,要先推动节电,然后发展储能, 区域智慧电网的普及也很重要,应朝分散式电力去走。
近来,张安平也在储能上用力,也就是“大停电”这天,台泥与统一超商宣布携手,在花莲一家7-ELEVEN超市,建置全台 座绿能充电桩。面对停电危机,张安平指出,最快的方法就是节约用电,再把电存起来,需要时放出来就可以用。
台泥老董事长辜振甫(左)
辜家,是“台湾 豪族”,横跨台湾新老“四大家族”,这些年来蓝绿通吃,叱咤商界风云,背景相当地深厚。
台泥,是辜家旗下产业之一,创办于年5月,最初为公营事业,年11月转民营化后,后来由张安平之岳父、首任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接手经营。
68年前即年台泥 次股东会,出席的股东就包括了“雾峰林家”林犹龙、“基隆颜家”的颜钦贤、“高雄陈家”的陈启清、林柏寿前董事长,以及“鹿港辜家”的辜振甫辜老董事长,能令台湾老四大家族云集一堂,非比寻常。台泥,也是全台 家上市公司,年上市时其股票编号为。
辜振甫先生是年正式接任台泥董事长的,他年卸任时,将台泥交棒予次子辜成允。鹿港辜家开创者为辜显荣,辜振甫是其第五子,最小的儿子就是“ 大佬”辜宽敏。辜家传承上尊崇长幼有序之传统,由于辜振甫长子辜启允年早逝,年仅48岁,故而将次子辜成允“扶上马”,临危受命,披挂上阵。
在台泥“辜启允时代”,辜成允重塑企业文化,并推行“鹰式铁腕管理”改革,因为大胆西进,押注大陆市场,台泥获得了中兴机遇。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
辜启允,生于年,年接棒台泥董事长时,时年49岁。令人惋惜的是,年1月,63岁的他在台北晶华酒店赴宴时,摔下楼梯致脑颅出血,送医后不治。当时,为了稳定台泥,辜家女婿张安平接续妻兄未竟事业,又做了一回“救火队长”,紧急出任台泥董事长。
另一方面,辜家也安排辜振甫长孙辜公怡(注:辜启允之子)递补为台泥董事,并急招在美国工作的辜启允之子辜公恺回台。至此,台泥已经传递了辜振甫、辜启允、张安平三个接力棒。
年11月4日,台泥迈入75周年,作为台泥董事长、辜家最强女婿的张安平祭出了永续经营再升级之发展蓝图。张安平说:25年后台泥将迎来周年,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年份也近在眼前,台泥人要“担当!行动!”。企业减碳,透过量化、计划化的计入减碳的成本与贡献,自发性地向更高规格的永续经营进化。
今年以来,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按下葫芦浮起瓢”,汹涌的一波通货膨胀又向台岛袭来,原物料涨,万物皆涨,但仅有薪资没有涨;同时,岛内又出现了“鸡蛋荒”,缺料也缺工。张安平说,通膨的可怕是现在很多人没有见识过的,目前全球股市、房市皆在创高,疫情及原物料也在创高,实在看不懂现在的经济局势。
张安平安抚大家,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会一直向上,终究还是会地心引力影响的。面对通膨压力,他表示,旗下的云朗观光集团、台泥企业等集团所有事业体一定会调薪的,虽说人力成本会升高,但照顾员工也是经营者的责任。
水泥是我们的本,不能放,只能转
嘉新水泥董事长张刚纶及执行长王立心
张安平自己家做水泥的历史,也丝毫不差于辜家。年,张安平的父亲张敏钰创办了嘉新水泥,其生产的“五洲牌”水泥行销两岸。上世纪80年代,张安平兄长张永平为嘉泥董事长时,于年率先迈入大陆市场,年“嘉新水泥(中国)”在香港挂牌上市。
到年,张安平接棒,出任嘉泥董事长,并启动企业转型计划,目前嘉新水泥旗下已陆续建立营建、租赁、贸易、港口储槽、健康照护、以及酒店观光等多元产业。
由于台泥前董事长辜启允意外离世,情急之下,张安平接替妻兄董事长之职务,一人难分两身,嘉泥也启动了代际传承,现任嘉泥董事长张刚纶,是张安平之侄儿,执行长王立心是他姐姐所生的外甥女。
张刚纶接班出任嘉泥董事长后,三叔张安平退为嘉泥副董事长,同时其表妹王立心出任集团执行长,一对表兄妹共管嘉泥。年时,时年25岁的张刚纶与姑表妹、也是老同学的王立心,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就被父亲张永平派往江苏镇江,筹办其在大陆开办的 家水泥厂。表兄妹两人,在工地里与工人爬上爬下,苦干了10年之久。
传承从来非易事。张刚纶说:“水泥是我们的本,所以不能放,只能转。转型之路不好走,但一步步走,一定能看到亮光。”
张刚纶办公室
与叔叔张安平接手妻子辜家的台泥一样,嘉泥到第三代张刚纶这里,也传递了三棒,从他的爷爷、嘉泥创办人张敏钰,到父亲张永平,再到三叔张安平,到他出任嘉泥董事长已经是第三棒了。
嘉泥创办人张敏钰,生前被誉为台湾的“水泥大王”,也是岛内“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张刚纶是在纽约出生的,到高中时又被送去美国留学;有意思的是,一度不爱念书喜欢飙摩托车的他,被父亲惩戒不寄钱给他,他只好打工,甚至在纽约中央公园过夜。
看到他在镇江厂十年磨炼,父亲张永平后来骄傲地向人介绍:“我这个儿子是卷起袖子,在中国大陆从建厂开始就下乡打拼,从水泥业最基本的功夫学起。”
身为嘉泥少帅,张刚纶虽是在美国学习的,但他喜欢太极拳,也迷恋武侠小说。爷爷张敏钰,是与董浩云同时代的“宁波帮”风云人物,将爷爷的照片张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张刚纶说:他会记住爷爷说的“遇事不能退缩,越是重担临身,肩膀越是要能挺住!”
张东平(中)在宁波霞浦“思义堂”祖祠
天下宁波人,作为近现代有名的商帮,“宁波帮”纵横一百多年,涌现了很多杰出人物,台湾“水泥大王”张敏钰就是此中之一。早在旧社会,张敏钰就是上海滩风云人物,一生几经沉浮,事业横跨两岸三地,其经营才能及人生智慧,迄今仍是甬商之典范。
张敏钰(本名张兆庆),生于年10月,祖籍今天宁波北仑的霞浦,那时的霞浦属于镇海。家境清寒的他,9岁上私塾,曾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后来,他向同窗赊来西瓜,靠卖西瓜赚得一年学费。尽管如此,到13岁时,他不得不辍学,到上海绪元染织厂做学徒。
年,学徒期满的张敏钰,获得了“跑街”卖织布机会。三年后,转到义生染织厂的他,用短短半年就将工厂滞销多年的织布全部卖出去,获得了老板青睐,甚至送给他一辆私家车。后来,工厂内讧,老板决定关厂,张敏钰则表态不要遣散费,只想经营工厂。到年,靠5台织布机,加上借来的元起步,张敏钰草创了兆庆染织厂。
“猴子也能供佛,凡事都有可能。”这是张敏钰常说的一句话。他靠蹭坐电梯,结识了当时“宁波帮”在上海的领军人物虞洽卿。年,迁居台湾的张敏钰,将染坏的布变为那时年轻人喜欢的“自由布”。利用面粉袋,他给“嘉兴”打广告,这类传奇创业故事,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张敏钰夫妇(坐者)在香港接待宁波家乡来客
张敏钰,有三个儿子,即长子张东平、次子张永平、三子张安平。年,由长子张东平经营的嘉新电子(后来改名“兆麒实业”)因资金链破裂出现了财务危机,留下20亿巨债,张东平不得不“跑路”避走美国。
有一天,张东平到父亲办公室,只说去美国接洽一笔生意,同时收账款。张敏钰也不在意,他哪想到,隔天起就有一张张待兑付支票“蜂拥而至”,要找大儿子时,已经发现杳无音信了。
年时,大儿子张东平向他支取万资金,创办了这家公司,一路亏损下来,埋下了近20亿台币巨债。那时,“兆麒案”成了岛内热点社会新闻,怎么办?
“张家的债自己还,不会留给别人!”张敏钰斩钉截铁地对外承诺。后来,银行抽贷断贷,为了替儿子还债,差点搞垮他一手创办的嘉新水泥。他老人家对子孙们说:“做个 ,一定要有肩膀,遇上任何挫折,都要以诚实、负责的态度去面对、去扛下来。”
债要自己还,留给清白在 。
张敏钰生前,经常接待家乡客人。长子张东平也亲自到宁波霞浦“思义堂”祖祠祭祖。顺带提及,他的儿子是一位高位截瘫、靠自强奋斗而闻名遐迩的美籍华人青年,被称为“轮椅斗士”,是股神巴菲特门下的一名经济师。年,他回宁波老家完婚,并在家乡设立了帮助学子的奖学金基金。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