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当海浪和潮水退去,你就知道谁在裸泳”。社会变迁的浪潮也是一样,一个时代、一个行业、一项技术、一个城市的变革都将冲刷一切,而每一个人就是那海岸线上戏水的生物。台湾人类学研究者,魏明毅所著作的《静寂工人:码头日与夜》,描写了一个“社会浪潮”下的底层码头工人的生活兴衰荣辱、跌宕起伏。读了让你就像看了一场电影,透过这七、八十年代台湾基隆港口兴衰的故事片,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基隆,这个海港城市,40年前,正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时期的主角之一,贸易繁荣,促使港口繁忙昌盛;曾经是那样的繁华喧嚣、光鲜亮丽,犹如海水来潮时那样汹涌澎湃,带着活蹦乱跳的各色海鲜,还有那浓重的“舶来腥味”,“舶来西风”吹得码头工人个个像“螃蟹的前两个大钳头”,蟹脚肥壮,财大气粗、甚至还以有婚外恋为荣。社会地位、家庭互动和心态随之有了巨大的变异。那些码头工人被贴上了“很有本事”、“高高在上”和“很像男人”的标签。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经济、行业变迁和格局星移斗转,浪潮一个接着一个。基隆就像当年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渐渐变得萧条冷落、百业凋谢,底层码头工人的生活因此受到严重的冲击。魏明毅笔下顽强的清水嫂选择了认命、曾经高傲的李松茂选择了对自己的无能自嘲、曾经开开心心的阿顺变得沉默寡言、而曾经财大气粗的李正德夜夜借酒消愁、还有那些曾经活跃的王家龙,以及善解人意的茶店老板娘陈女士,脸上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书中展现了魏明毅每一个走访、交谈和记录的、被全球化变迁慢慢甩掉、沦为“弃民”的码头工人静寂生活;无论是自杀的装卸工、入不敷出的货车司机、举步维艰的店主阿姨;都是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境遇。然后,对于书中人物变迁的结局,有心理学背景的作者魏明毅,采用了跟随式的沟通记录,大都是询问、倾听和记录,没有主观分析和结论,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考。笔下的大部分人都是表现出了自叹无能、命运作弄,而没有看到很多人物有哪些方面直面时代变迁的应对。对应于当下我们这个时代,这本书或许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时代的变化是永恒,如何在时代变迁风浪中未雨绸缪、从容应对?这是每个人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