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的一架ATR-72涡桨支线客机,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过程中不幸坠毁,机上总共载有72人,包括2名韩国人,截止发稿时至少有67人遇难,另有3人获救送医。
而事故发生时,有人在位于博克拉旧机场和新机场之间的一栋居民楼上拍下了它的最后时刻,虽然由于极度害怕导致没拍到飞机落地的镜头,但仅有的几帧画面,依然为我们展现了这次事故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画面可以看到,这架ATR-72一开始的速度就较低,飞机姿态往左偏、带着坡度,不符合稳定进近的标准,而从周围的树叶判断,基本静风,因此排除风切变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可能是飞机左发有故障。
另外,虽然不清楚拍摄者距离机场有多远,但感觉飞机高度比正常下滑道要低,维持稳定的进近很困难,几乎是贴着失速临界在飞,机头向上拉起的一瞬间,最终导致左翼失速、左侧掉翼尖,整个飞机向左扣过来,一头栽了下去。
这个画面不能不让人想起年台湾复兴航空那架ATR-72擦着高架桥坠地的恐怖一幕,当时那架飞机也是一侧发动机失效,飞行员又误关正常的发动机,导致飞机失去所有动力,急转坠下,左侧机翼撞击高架桥之前,还擦撞到一台行驶中的出租车,最终坠毁在基隆河河面上,造成43人死亡、17人受伤,成为伤心的“外婆澎湖湾”。
事后的调查报告显示,该机在起飞的时候,就发现自动起飞动力控制系统断线,然而机长并没有按照规定立即中止起飞。而在飞行途中,机上系统监测到右边的二号发动机出现异常,然而机长未按标准作业程序检查,反将左边正常运作的一号发动机断油,致使两台发动机皆无法产生动力。根据座舱通话记录器资料,机长一直到飞机坠毁前8秒,才发现关错了油门。
除了机长人为因素之外,ATR-72的设计也存在缺陷。相比其它飞机,它并没有提供空气及电力功能的辅助动力系统,也就是APU,而是在右边的二号发动机上设置螺旋桨刹车装置,也就是二号发动机启动时,可以不让螺旋桨旋转,仅担任电力和空气的供应,这个设计很可能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而作为老牌航空公司法国航太和意大利飞机制造公司联合研制的涡桨支线客机,ATR-72的事故率是非常惊人的,总共造了多架飞机,从年至今,总共坠毁了10架,另有2架严重受伤,其中复兴航空就占了4起。
而ATR-72的前辈ATR-42,总共生产了不到架,总共坠毁了34架,最近的一次是年11月6日精密航空号班机空难,共造成19人死亡。这个事故率,接近日本YS-11支线客机,后者总共生产了架,运营十几年共发生了20起机体损毁事故,其中仅撞山撞电力设备就损失了4架。
虽然这些涡桨支线客机的乘坐体验并不好,空中多颠簸,但从理论上说,涡桨客机的安全性并不比喷气式客机差,甚至由于飞行速度低,机翼面积相对较大,涡桨客机的起降和飘降性能反而更好一些,但每次只要一出事故,就会有人觉得涡桨支线客机的安全性,比不了喷气式客机,特别是喷气式干线客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