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基隆男童染疫身亡醫療應變中心該強化

圖為醫院急診室外救護車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基隆林姓兩歲男童染疫、發高燒,部立基隆醫院就醫時狀況愈發不理想,持續高燒逾四十二度,痙攣、抽搐、意識不清;部基不同意林家打算自行轉院,但也積極打電話給北區幾家醫學中心詢問有無兒童專責病房可轉院?都遭拒後最終轉院台北榮總,但仍不治身亡。這段期間,沒看到中央「災害應變指揮體系(ICS)」運作,也未見「緊急醫療應變中心(EOC)」運作,任由林家在驚慌等待、痛苦中承擔喪子鉅變。

EOC是現代社会很起碼、入門的醫療建制,由中央主管衛福單位將轄下所有醫療資源包括病房、病床、醫療人力及器材調查整理後放在網上,遇有緊急醫療需求時,上網就可得到所需資訊。林童病情嚴重時,竟然是部基打電話到北區醫學中心,一家家詢問、拜託,時間耽誤了,林童救不回,EOC怎不見作用?

更荒謬的是,衛福部高官回答記者「基隆衛生局怎麼不知道該運用EOC機制?」頗有怪罪衛生局一家家打電話不進入狀況。

EOC機制在自詡醫療高水準的台灣竟然狀況外?真讓人難以理解。早在九二一、SARS之後,衛生主管及著手建立EOC系統,平常的演練至少文字記錄都有,為什麼林童擬轉院會有這麼不堪的遭遇?

二〇一五年八仙樂園塵爆事件後,EOC運作曾有次大檢討;當時,亟需入院急救的約五百名燒燙傷病患,搶救時鄰近縣市調來大量救護車,但已進園的救護車開不出來,園外救護人員急死了卻入不了園;樂園周邊醫療院所都被有行動能力的輕症患者先使用,載有重症傷者的救護車,得由救護車司機一路打電話問途經的醫院是否收治,最遠的救護車開到成大醫院求助,這樣的醫療運作,豈止是落後?

只能說EOC機制書面作業可能不錯,但具體落實還有距離。基隆衛生局事後抱怨,六日衛福部是開過強化EOC的會,但十一日才發出調整EOC公文,十二日基市府收到,隔天林童部基就診,公文還來不及送到各醫院…。陳時中緩頰說,部裡沒有指責基市衛生局延誤的意思。

衛福部或許該檢討制度是否確實落實?書面漂亮不代表一定發揮防災、防疫績效;事實是這樣的前科還不少,八仙樂園塵爆是六月二十七日深夜,而十天前、十七日曾做樂園安檢演練,據說成績不錯,EOC可是救命的最後一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