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播最远的方言广东话

中国传播最远的方言——广东话

小时候,一节地理课,我们的杨老师把课讲活了。他讲了中国面积、地理、时区、气候带、分水岭,中国的地大物博。他说一位欧洲公国的大公来中国旅行,自冰天雪地的北国满洲里上火车,他穿着皮衣皮裤,戴着皮帽子,火车自北向南开到广州。火车走一段,大公就随着气候的温暖而脱下一件衣服,来到广州火车站,大公穿着背心,扇着扇子走下火车,大公震惊大呼:中国真的是太大了。单单气候就有若大的变化,太不可思议了。在我们的国家,骑自行车也会不小心触犯边界。同学们听到地理老师讲到这里,自发的叫起来,鼓起掌来。这·严肃的课堂是少有的现象,大家被老师的地理课所感动,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广东位于南岭山脉以南,居北回归线以南,即热带气候,海南之滨,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我们的祖先自先秦时期就在此开发繁衍,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

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省,其经济总量是全国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十。对外贸易是中国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珠三角是中国的南大门,是华南你、南海的经济,交通枢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广东的先民也正是从这里出发到东南亚,到南非,到北美,到世界各地。因此·华人、华侨界广东话流行最广,直达全世界。广东话,亦称粤语,也叫白话。海外华人也称唐话,中国人也称唐人,华人社区也称唐人街。研究认为粤语来自于楚言,吴语在南岭的交融,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有古汉语的特征。粤语的适用范围极其广阔。在中国大陆大约覆盖两广、海南、香港、澳门,及海外的华人。如拿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印尼的苏门答腊等。更有北美、南美、欧洲、南非洲。

广东白话与粤语的区别:白话使用广州市、珠江三角和港、澳。范围小,而粤语则是以广州市为中心的四周辐射,渐行渐远,实际在这地的粤语与粤语之间说话,他们自己也听不懂了。所以为适应改革开放,扩大交流居广东必须推广普通话。在广东青年人中间,汉语普通话已不存在问题。但是带有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也实在是难以听懂。例如:粤语中的普通话三个字,它叫做“抱冬瓜”。因此,广东人自嘲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

广东自古经济和贸易均发达。领导中国和世界潮流。例如:郑和下西洋就是从广东出发,广东人下南洋也是·广东出发,近代中国人民的反鸦片战争。三元里的抗英斗争、国民革命的广州起义,黄花岗十三烈士,广州北阀政府等等。当今广东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躯,全国人民学习广东、广州、深圳的开放经验,所以广东的发达,广东的粤语,全国人民并不陌生,但是广东的气候,广东的地理,广东的风俗,可能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前面已初步说过南岭山脉是中国的北回归线,也是中国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你会看,绝然不同的气候带分界线,冬天大雪铺满了南岭山脉,但一过南岭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岭就是广东啸笛的广东音乐启明,处处春花,青青河边草,南岭特有植物遍布田间,如大葵树、香蕉林、椰子树、红棉树、木瓜、美人蕉。你看到的是眉目五官显著的广东人,深眼窝、大嘴唇、宽鼻翼、穿着特有的广东大衣裤,衣衫,头戴广东大沿草帽和肩背广东大竹筐。而最具广东特点的莫过于雷州半岛了,它是继山东、辽宁之后,我国的第三大半岛,面积有1.3万平方公里。南北长公里,东西宽60多公里,地形多为丘陵与平原。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最大城市是湛江,是我国南海舰队驻地。旧称广州湾,如同香港,湛江曾是法国的租界地。故这里存有很多欧式风格的房屋建筑。

雷州半岛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16—34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渔业资源闻名全国。年降雨量平均在毫米,是我国三大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另两个分别是我国藏南地区的巴昔卡,现为印军占领,年降雨量为毫米,还有我国台湾的基隆港。年降雨量更在毫米以上。

有趣的是,雷州半岛的人们忌讳说“雷”,因为当地民俗崇拜雷为神,直呼神名是大不敬。据说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一大雷区,故名曰:雷州。在世界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印尼的爪哇岛。

一年当中打雷的天数,称作雷暴日。雷州半岛的雷暴日为天,其中50天为低空雷,破坏力极大,云南的勐腊,其雷暴日为天,印尼爪哇岛的雷暴日为天,所以中国的第一大雷区应该是勐腊,但历史的流传,人们仍认作雷州半岛是中国的第一大雷区,因为它的雷文化影响太久,太大,太深远了。

雷电的活动范围在大气的对流层,即自地面向上米以内,其上为平流层,平流层没有风雨雷电,飞机航行是安全的。所以我们乘坐平稳飞机时,看到的云层都是远在飞机的下边。

雷电生成的原因是:广袤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带电离子如氧、氮、氢等等,被云层所吸收,形成正负带电积雨云团。当高空云团放电时,则叫高空雷,它会对起飞、降落的飞机造成破坏。当带电云团对地放电时,则称做低空雷,对地面物体造成破坏。

由于雷电生成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冬天不打雷,远海不打雷,沙漠不打雷,南北极也不打雷的原因了,而我们的雷电防护则是针对雷暴放电三条件来制定的,它们是:一,强对流天气和静电荷的高压积累,没有静电高压,也就没有雷暴的释放。二,尖端放电,即枪打出头鸟,三,低阻和变阻地。大地是零电位,雷电是通过低阻路径对大地放电的。

既于上述三条件,我们就明白了孤立的大树、烟囱、山顶、矿山、高楼、杆塔、河、湖、海、泉边会成为雷击点。所以在雷雨时,不能去河、海,湖边散步、游泳。要远离杆塔,孤树,高压线,变电站,铁道边。不要在未竣工的房子里避雨,也不能在未装设防雷设备的江、河、湖、海边的房子里租住避雨。

我国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几十亿元,人员伤亡近千人,最多时达多人,经常遭遇雷击的设备有:通信,电力,广电,电气,铁道和家用电器。

防护办法是根据当地气象记录,确定是否为雷暴区,如当地雷暴日超过20天,则必须执行国家防雷施工设计强制标准,其标准是雷电释放入地的接地电阻值。并在每年春季都要对此值进行测试维护,以确保人身及设施的安全。

防雷设施有:接闪器,避雷器,避雷针,架空地线,排流线,消弧线及各种保安器,放电器等等。

雷州半岛富于传奇色彩的是这里的雷文化。即对雷神的崇拜。此乃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里的城镇乡村,山岗田间,到处可见雷公庙。

相传,唐朝时,陈文玉被任命为雷州刺史,在任时他体恤民情,救助百姓,勤政为民,确保雷州一方平安与繁荣。人们拥护他,敬仰他,死后被尊为“雷震王”拜为雷祖,而声震八方,流传千古。

在雷祭中,除有雷祖陈文玉外,还为雷祖增加很多助手,分别有:一,天上雷-称阳雷,专司天下太平。二,地上雷-称阴雷,专司劈杀坏人。三,山上雷-称风雷,专司风调雨顺。四,地下雷-称地雷,专司万物生长。上述雷神因职务不同,而居于不同祠、寺、庙。

雷祭日,万众欢腾,锣鼓喧天,声乐齐鸣,人们扮上各种神像和服装,抬上贡品牛羊,进入庙堂,焚香膜拜。在大街上进行各类表演,其热闹的演技为天之叫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