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法战争,相信朋友都已耳熟能详。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无疑是老将冯子材在越南北部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了。但是,今天小编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中法战争不光在陆地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海上的战事也打得可圈可点。虽然没有取得一边倒的胜利,但是在我官兵的奋勇抗击下也可以说是跟当时的世界第二强国打得有来有往,甚至还击毙了当时的法国主将——海军上将孤拔(AmédéeCourbet也有资料翻译成库贝)。
镇南关大捷
典型的殖民者
孤拔是一个老资格的殖民军队将领,可以说为法兰西的殖民事业奋斗了一生,也最终献出了一身。他曾经指挥过北非中亚法属殖民地的多次侵略战争,很富有近代战争指挥经验。早年毕业于巴黎理工大学,年进入法国海军,担任见习士官。年官拜海军少将,前往新喀里多尼亚担任总督至年。不久后的年被任命为法国交趾支那舰队司令,率海陆远征军攻入越南,强迫越南王府订立第二次《顺化条约》,当年年底,又升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率军攻打驻扎越南山西的清军和黑旗军。年6月26日,他在中法正式宣战的前夕被任命为法国远东联合(特混)舰队的司令。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殖民事业的黄金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与另一个老牌殖民强国英国进行全球争霸。而仅仅在当时的远东,法国海军就有超过20艘性能先进的战舰,正是依靠这些战舰,海军上将孤拔一时间在我国东南沿海横行霸道,耀武扬威。
客观来说,孤拔此人的军事水平非常高。而在中法战争期间他指挥的两场法国胜利的战役也足以表现出此人确实是一名相当优秀的军事将领。(当然,也是由于对手清军的衬托)
首先是著名的马江之战
在中法两国于越南焦灼之时的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7天内满足“撤军”、“赔款”等蛮横要求。而当时的清廷上下战和不定、六神无主。不久法国扬言,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提出的要求,法国便要占领福州的港口作为“担保”。在这一背景下,7月14日,在孤拔率领法国军舰以“游历”为名陆续进入福建马尾军港。
由于当时的中法两国并未正式向对方宣战,福建当地的官员一时间也不是如何是好,对于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福建地方非但没有阻止,而且还对入侵的法军进行了友好款待。船政大臣何如璋还下达了“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的命令。
而此时的孤拔早就做出了要进攻中方舰队的决定。22日,孤拔于当晚8时法国各舰舰长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于次日下午2时左右,法国舰队利用落潮的有利时机发起攻击,而此时的福建水师虽然在实力对比上并没有完全落后与法国军舰(法舰11艘,船政水师9艘),甚至在技术水平上也并无明显的差距。但是福建水师上下对法舰的意图一无所知,而且也完全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
果然,江面战斗仅进行了近半小时,就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福建水师军舰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法舰击沉。官兵阵亡人,受伤人,下落不明者51人。法军仅死5人,受伤27人,两艘小艇受轻伤。更丢人的是,战斗开始后,钦差大臣张佩纶竟吓得神慌意乱,晕倒在地,由随从扶起逃命。驻福州的福建巡抚张兆栋以及旗舰“扬武”号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也都先后逃之夭夭。在这种情况下,福建水师群龙无首,尽管底层官兵奋勇抗击,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命运。
其次是基隆之战
在现在的宝岛土语中,有这么一个历史术语“西仔反”,“西仔”指法兰西;“反”通“叛”是闽南语中对战争动乱的总称。“西仔反”就是指中法战争中法军的侵略。
中法在我国的宝岛基隆先后有两次战斗发生。
首先是年8月4日,舰队司令李士卑斯(Lespes)率领舰队进攻基隆,法军只用1艘铁甲舰、1艘巡洋舰和1艘炮舰就摧毁了基隆炮台,随即派出名海军陆战队占领基隆港。8月6日,得意忘形的法军在进攻基隆市街时,遭到早已经有所准备的刘铭传部队优势清军的围攻,死亡2名,负伤11名,被迫逃回舰上。清军收复了基隆港。第一次基隆之战以法军失败告终。
法国军舰炮击淡水
不久之后,挟马江大胜余威的孤拔于10月1日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法军以1艘铁甲舰、2艘巡洋舰、3艘炮舰掩护3个陆战营(0人)进攻基隆,经过一天激战后,法军攻占了基隆。
清军得到了大量原住民的帮助,图为现代泰雅族原住民
而两次获胜的孤拔志得意满,此时的他不会想到,他最终的末日即将到来了!
战败身死
由于南方吃紧,于是清政府决定从南北洋水师各抽调了数艘军舰南下福建支援。
此时的中法两国激战正酣(清廷已经在马江之战三天后在左宗棠等人的要求下正式向法国宣战),我们的老邻居——日本又在北方趁机闹事了。
年12月,日本利用清政府忙于中法战争,无力它顾之机,操纵中国属国朝鲜的亲日派开化党人发动政变,挟持国王,组织亲日政权,史称“甲申政变”。清政府为控制朝鲜局势,急令原本从南北洋抽调的舰队分出在上海的“超勇”、“扬威”二舰开赴朝鲜协助陆军平乱。此时援助福建的水师兵舰仅剩五艘。
甲申政变,后来被袁世凯强势平定
而此时的孤拔正因为刘铭传所部的英勇抗击在占领基隆后进展缓慢,故而率军舰封锁了海峡,企图让清军断绝外援不战而败。听到清廷排除援军的消息后,把封锁台湾的任务交给少将利士比,亲自率舰队截击中国水师。2月3日孤拔率领铁甲舰“巴雅”号、巡洋舰“侦察”号、“益士弼”号、“梭尼”号赶往马祖澳,并命令巡洋舰“尼埃里”号、铁甲舰“凯旋”号前来会合,2月6日下午,巡洋舰“杜居士鲁因”号也赶到了。2月7日,法舰向北截击,驶抵吴淞口外。搜索南洋水师的军舰。10日,主力巡洋舰“杜鲁士居因”号因燃料不足退回基隆。
2月13日,法国舰队在檀头山洋面发现南洋分舰队的踪迹,开始追击,南洋舰队在甩掉法国舰队后,于2月27日驶入了海防重镇镇海。而守卫镇海的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宁绍台兵备道薛福成等人十分重视加强镇海的海防,在海口两岸添设、加固了招宝山、金鸡山等炮台,以沉船和木桩堵塞海口,布设了大量水雷、地雷,撤除了航标,并且还组织水勇、民团配合军队作战。
镇海位于甬江口,自古就是海防重地,南北岸分别有招宝山、金鸡山两座炮台守卫,港口经过堵塞,入口极窄,且港内原就有“超武”、“元凯”2舰驻守,因此极为易守难攻.
镇海之战
3月1日上午,法军汽艇驶入镇海口侦察,被招宝山炮台清军击退。下午3时,法军以“凯旋”号居首,率3舰进攻招宝山炮台,炮目周茂训开炮还击,港内的“开济”、“南琛”、“南瑞”也开炮攻击法舰,清军炮火犀利,首炮即正中“凯旋”号舰首,第二炮击中头桅,第三炮击中舰尾。炮战两个小时,法军终于不支撤退。清军初战告捷后,为防法国鱼雷艇偷袭,南洋三舰统帅吴安康派出3艘舢板,各装1门格林炮,在镇海口外彻夜巡逻。3月2日晚8时,法国鱼雷艇前来偷袭,遭到巡逻舢板的痛击,狼狈逃出。
3月5日,敌2条小船运兵企图在南岸馒头山登陆,被守军击沉。3月14日,法舰在海口与清军进行炮战。3月20日,薛福成决定夜袭敌舰,派遣副将王立堂秘密地把8门克虏伯后膛炮推到南岸海边,出其不意地轰击敌舰,有5发炮弹击中目标,“巴雅”“凯旋”受伤,法军败退。自此以后,法国舰队无计可施,只得每日在港外游弋,直至中法停战,再未敢入侵镇海。6月29日,法舰被迫全部退走。
同名影视剧也十分精彩
而在此战之中,法方最高将领孤拔被清军大炮击伤,两个月后因为伤重不治死于澎湖。据法军旗舰巴雅号上的水兵回忆,孤拔死时整个军舰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大家都踮起脚来走路,好像从他的舱里就可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即使在空旷的地方我们仍低声细语,就像在病房一样……我们多么想抱有一丝希望,不过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有人说,甲板上有一股死亡之风掠过……相信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57岁的孤拔最终为其侵略行为买了单,死在了我国抗击外敌的炮火之下!
孤拔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