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战争十马尾海战,福建水师何以被法

01

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长期面临列强来自海上的威胁。

稍微任性一点,列强的坚船利炮就会呼啸而至,如果清国置若罔闻,继续任性,那么大清万里海疆就会烽烟四起,大沽口就会频频告急,京畿震动!

两千多年以来,中原民族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到了大清,经过几代君主的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让长城从金戈铁马的国防工程变成了访古凭吊的旅游景点。

汉人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事,最后被女真人彻底解决了。看来,渔猎/游牧民族的世界,只有另一个渔猎/游牧民族才懂。

然而,清朝又是不幸的,好不容易根治了一个历史顽疾,又出现了另一个新的问题——西方列强来自海上的侵略。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一些反应比较快的人敏锐发现:变天了!

李鸿章就是反应比较快的人之一,在目睹了洋人威力惊人的轮船火器之后,李鸿章大呼:中国历代防备边患,多在西北,现在洋人浮舟泛海而来,东南万余里海疆防无可防······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骑兵来了,修关隘,筑长城。军舰来了,修什么呢?修炮台。

长城能修一万里,绵延不绝。炮台能排一万里绵延不绝吗?

在解决完太平天国以及后续的其他叛乱后,乘着洋务运动的东风,清国开始重视海军。在总理衙门和部分封疆大吏的推动下,大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近代海军之路。

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大清仅仅花了二十年时间,就建设了四支近代化海军,走完了西方国家海军几百年才走完的近代化之路。

按照成军的先后顺序排列,这四支近代化海军分别是:广东水师、南洋水师、船政水师、北洋水师。

■广东水师

广东水师不是新组建的水师,它是在年成立的古代大清广东水师的基础上升级成近代水师的,受两广总督节制。与其他三支舰队不同,广东水师没有国家财政支持,完全由地方财政负担,所以广东水师长期营养不良——船多、船杂、船小。

虽然广东水师的巡防地盘包括整个南海,是四大舰队中管辖海域最广的舰队。但是广东水师的实力更像是一支海岸巡逻队,几乎没有远洋作战能力,打打海盗还行,对付西方列强,甭指望了!

■南洋水师

年,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保祯筹办南洋海防时组建了南洋水师,南洋水师军舰大部分都是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国产货,到年时,南洋舰队有17艘主力舰,约两万吨。年,南洋水师正式成军,其主要巡防区域是江浙海面。

甲午战争前,南洋水师的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位居老二。

■船政水师

船政水师又叫福建水师,成立于年。船政水师的军舰绝大部分的是福州船政局制造的,船政水师的18艘军舰中,有15艘印着「Madeinchina」,是四支舰队中国产化程度最高的。

值得说明的是,中法战争以前,船政水师的军舰都是铁肋木壳,没有铁甲舰。

■北洋水师

都知道,就不废话了。

最后说一下晚清四支舰队的结局:

年溥仪登基,第二年大清成立海军部,统一整编全国水师,于是全国所有军舰被改编成了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辛亥革命后,北京政府将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改称为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

北伐战争期间,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先后归附北伐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番号建制保留了下来,东北改旗易帜后,当年张作霖建立东北海军也加入了进来,被改编为第三舰队。这三支舰队构成了民国海军的主要力量。

再后来,就是抗战了,经过淞沪会战、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民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接收了大量日本军舰和美英赠送的军舰,海军实力迅速膨胀,到年,民国海军拥有各类舰艇余艘,总吨位超过19万吨。

再后来,国共逐鹿中原,民国海军少部分起义投诚,大部分赴台。

02

说完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沿革,我们再回到中法战争。

法国人决定对台湾动手了!

孤拔要集中精力对付船政水师,很忙,所以他把进攻台湾的任务交给了副手利士比。

利士比志得意满:三色旗指引我们向前进!

按照之前的经验,法军只要想要拿下一个地方,没有拿不下来的。然而这次利士比却遇到了一个硬茬,负责防守台湾的是刘铭传。

▲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因排行老六,脸上生有麻子,人称「刘六麻子」。

刘家世代务农,祖祖辈辈一直良民,但是传到刘铭传这一代,良民被逼成暴民。迫于生活压力,刘铭传十几岁就开始跑江湖,贩卖私盐。

私盐贩子不是一般人想干就能干得了的,在大清卖盐和现在卖粉性质是一样的,轻则无期,重则死刑。

所以,敢卖私盐的人都是胆大心细、坚毅果敢、心狠手辣之徒,而这些特质,正是职业造反家的必备素质。所以,一旦天下大乱,私盐贩子很容易乘势而起,干出一番大事!

在中国历史上,私盐贩子是造反率最高的四个职业(另外三个职业是土豪、军人、教主)之一,历代以来,行业内人才辈出,比如程咬金、王仙芝、黄巢、钱镠、张士诚等。

然而,对于刘铭传来说,贩卖私盐这点小事算个屁,刘六麻子年轻时做的最轰动的一件事是当街砍人。

某年某月某日,本地土豪李天庆来刘家来收「保护费」,并把刘氏族长、刘铭传的大伯父刘殷打得鼻青眼肿,口吐鲜血。

刘铭传得知此事后,大呼:大丈夫岂能受如此大辱?说罢,徒手狂追李天庆,要与之决战。

李天庆狂笑:这儿有把刀,你小子要是有种,就砍死我,来来来,往这儿砍!

刘铭传大喜:你知道杨志斩杀泼皮牛二吗?

说罢,刘铭传从李天庆手里接过刀,手起刀落,杀之!

太平天国席卷安徽后,刘铭传面临着参加长毛还是参加清军的选择,最终,由于各种契机,刘铭传加入了老乡李鸿章的淮军。

加入淮军后,凭借着彪悍的战力和无数次出生入死的经历,刘铭传的级别飞速上升,太平天国覆灭后,28岁的刘铭传因功被授予直隶提督,是当时淮军将领中任军职最高的人。

此后,刘铭传先后率部参加了李鸿章剿捻和左宗棠平回。平回期间,刘铭传开始走背运,先是转型升级陕西巡抚未果,后又遭受牵连被革职,心灰意冷之后,刘铭传解甲归田,在老家当起了土财主。

军人的价值在于战争,中法战争爆发后,台湾危急,大清迫切需要一枚能打又能独当一面的人,此时,有人推荐了闲赋在家的刘铭传。

十几年的财主生活,并没有消磨刘铭传的豪气。

刘铭传接旨后,提了一个条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希望朝廷授予臣封疆文职。

啥意思?

就是给个巡抚干干。大清一向重文轻武,武官受鄙视,工作没动力。

行,授予你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

啥意思?

巡抚的品级,干台湾的事。若能保住台湾,你就是未来的台湾第一任巡抚。

得到朝廷的保证后,刘铭传愉快的上路了。

03

年7月16日,刘铭传到达了台湾基隆。

初到台湾,四顾茫茫。摆在刘铭传眼前的事情很多,重中之重就是争取本地势力的支持,然后熟悉台湾情况,整合现有资源,组织和加强防务。过程就不说了,反正刘铭传最终做到了。

基隆位于台湾岛的北部,是一个天然形成的避风港湾,海湾两侧大都是绝壁耸立,地形极为险要。

岑毓英出任福建巡抚时,在基隆港四周山崖上修筑了15座碉堡,并在港池内侧的一处容易登陆的低地上修建了一座堡垒式炮台,对海共开有5个炮口,装有1门mm克虏伯要塞炮,4门mm要塞炮,炮口都加有装甲防护。

法国人的行动很快,8月5日,利士比率领三艘军舰向基隆发动了进攻。

战斗很简单,法军用舰炮轰击清军的炮台,清军用炮台轰击法军军舰,这种战斗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谁的火力猛谁就能获胜。

谁的火力更猛呢?当然是法国。

以法军的主力军舰“拉加利桑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为例,该舰配有6门mm主炮,4门mm、6门mm副炮,另外桅盘上还有哈乞开司5管机关炮,一艘军舰就能碾压守军的所有火力。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清军炮台全部被摧毁,不得不撤退,法军占领基隆港。

第二天,多登陆法军开始继续推进,准备占领基隆市区和基隆煤矿。然而很快这支法军遭到了刘铭传率领的清军的包围。

虽然法军最终以阵亡2人、负伤11人的代价突破了包围,逃到了海上,但是显然法军无法吃掉这清军。换句话说,法军根本没有能力拿下基隆,而且,在此之前,刘铭传已经命人炸毁了基隆煤矿。

利士比:算你狠,撤!

刘铭传:联系记者,报道基隆大捷!

利士比失手,孤拔在福州得手了吗?

04

7月16日,也就是刘铭传到达基隆的当天,孤拔率领法军舰队陆陆续续驶进了马尾港。

相信很多人都会纳闷,孤拔为什么能大摇大摆进入马尾港,船政水师为什么不抵抗?

说道这里,我们有必要来复习一下常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福州成了通商口岸。根据后来中法《黄埔条约》「利益均沾」原则,福州也向法国人开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签订,条约规定法国军舰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于是,法国军舰合法的进入了马尾港。

更何况,此时清国正在和法国谈判,双方并没有宣战,总理衙门也告诫钦差大臣张佩纶要淡定,所以孤拔能自由进出马尾港。

就这样,法国舰队就在马江和船政水师一盯一的对峙停泊着。

什么时候打,都不知道,得看谈判结果。

这期间也有一个幽默的小插曲:

8月16日,是大清国光绪皇帝的生日,船政水师军舰都挂上了满旗,遥祝吾皇万岁。

根据国际惯例,停泊在马江内的各国军舰也扯上了满旗,法国军舰也不例外。孤拔甚至很有风度的命令法舰鸣21响礼炮,带头向大清皇帝致敬,接着其他国家的军舰跟着鸣炮,船政军舰也鸣21响礼炮作为回礼,一时间马江内礼炮声隆隆,充斥着欢快活泼的气氛。

然而,皇帝的生日一过,形势急转直下。

8月21日,中法谈判彻底破裂,两国互撤公使,22日,巴黎命令孤拔动手。23日,孤拔向外国军舰发出照会:今天下午法国将对清国开战,希望大家散开场子,否则,误伤了别怪哥们没提醒。

而在此之前,张佩纶就电告总理衙门:气氛不对,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然而电报石沉大海。

23日上午,法国驻福州领事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了最后通牒。

23日下午13时56分,孤拔下令开火,14时15分,船政水师全军覆没。

马江海战油画

此战,福建船政水师损失军舰11艘,阵亡余人,法军损失2艘杆雷艇,阵亡6人,受伤27人。

战斗一边倒,直接原因很简单:法军抢占有利位置,突然发飙;清军木壳船对阵法军铁甲舰,火力和防御不在一个档次。至于深层次的原因,绕来绕去都指向大清国的体制,不提也罢。

24日,孤拔率领舰队溯江而上,炮轰福州船政局,使这座远东第一大造船厂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孤拔虽然在水上不可一世,但是他没有足够的兵力登陆作战,无法真正占领福州。对孤拔而言,消灭船政水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拿下福州,逼迫清国屈服,很显然这个目标暂时完不成。

完成任务无望,加之又担心清军堵塞马江航道,所就孤拔决定退出马江。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法国舰队一路火花带闪电,几乎摧毁了马江两岸的所有炮台和工事,势不可挡的冲出了马江,退到了马祖岛。

马尾之战,大清虽然输得很惨,但是依然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相反,法国的行为更加激起了清国的强硬。

李鸿章在与前来斡旋的美国驻华公使杨约翰会谈时,痛斥法国人的行为是海盗行为,并声称:今天的清国不是咸丰年间的清国,如果法国要打,大清国将奉陪到底!

大清如此坚强,搞得孤拔很没面子。在孤拔看来,大清不低头,是因为法国没有打击大清的痛点。大清的痛点在哪里呢?在京津附近,因此,孤拔建议拿下威海或者旅顺。

巴黎:驳回!打击大清的心脏,容易引起列强的干涉,还是继续进攻台湾吧。

9月底,孤拔和利士比兵分两路,分别率领法国远东舰队向基隆和淡水杀来。这一次,为了弥补登陆部队的不足,法国从越南调来了部分陆军。

(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