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宝岛台湾,一衣带水,和闽文化很接近。加上上个世纪经济腾飞,各方面建设很不错。两岸三通后,更是加强了互相联系的纽带。台湾,既有本地民族和美日影响,更受祖国大陆深远传统熏陶,表现出来的也是各种文化碰撞、结合。尤其是一些老街,仍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在我们看来,倍感亲切。
台湾有一条老街,位于台北新北市。淡水老街是统称,包括淡水捷运站侧边中正路,公明街,重建街和马偕街这些老街。叫做老街,是因为大部分建筑都是砖造建筑,结实而充满历史。加上旁边的祖师庙、福佑宫等,老街风貌跃然而来。
淡水是台湾唯一通航的河流,有淡水老街、渔人码头和蓝色公路的驰名景点。淡水河对岸是仙气氤氲的观音山,她的落日被称为最美观落日的地方,经常可以看见情侣,还有街头艺人。淡水码头曾经很有名,后来逐渐淤塞,被蒸蒸日上的基隆港代替。于是剩下了美丽的暮色,和出名的小吃。
小哥哥在金色步道上唱歌,看着对面街市繁华,不知他在想什么,在唱着什么歌。要来老街很容易,从淡水捷运站出来西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淡水老街。淡水老街来源已久,开埠以来,作为淡水河入海口,十八世纪中叶就开始通商,日益繁华,也是台湾地区最早通商的港口。
虽然后来被基隆港代替,但已经形成的商贸仍然存在。老街建筑风格各异,有闽式,日式和西洋建筑。大多都是十八到十九世纪初所建。本文第一张图,就是典型闽式寺院风格,殿堂屋脊线翘曲,木材和石料结合,美轮美奂。
是不是忽然有进入了时空隧道的惊艳感?或许每一个店铺,都有艰苦奋斗的历史,都有风花雪月的故事。淡水老街开始叫“沪尾”。这个名字来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说本地凯达格兰人的音译,听起来就像这两个字。
另一种说法,是说本地有很多捕鱼的石沪,而老街这一片都在石沪的尾端,所以叫沪尾。但后来人们觉得,这里毕竟是淡水河河口,淡水在台湾是出名的,石沪不仅名字小地方也小,于是仍然叫淡水。是啊,虽然台湾有很漂亮的石沪,例如澎湖双心石沪,然而缺乏特色时,还是名称叫大比较好,台湾人的智慧也是很高的。
进入老街,真的有很多老砖房,古董店,飞镖店。石雕木雕随处摆的都是,文物字画琳琅满目。同时,台湾和闽南地区类似,人们大多有信仰,佛寺道观和各种宫,让人目不暇接。可以慢慢游览街道,还可以搭乘轮渡,体验淡水河的美景。老街以老屋和美食名满天下,来这里,各种好吃的那是不能少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只能选最有特点的介绍。
鱼丸
淡水的鱼丸非常好吃,是用鲜鲨鱼肉打成浆,里面包着肉臊制成。一般都会再点一份包子,淡水的包子同样有名,皮薄肉厚,香甜无比。鱼丸配包子,就成了淡水的味道。
鱼酥
这起这个鱼酥,和很多著名食品一样,都是意外发明的。创始人发现鱼每次卖不完而大伤脑筋,灵机一动把鱼肉打成浆,加上番薯粉切成小条油炸,不但好吃而且耐储存。后来不小心把鱼酥掉锅里,发现更好吃了。于是,淡水鱼酥就这样问世了。
阿婆铁蛋
听到名字很多小伙伴估计已经猜到了,没错这是台湾卤蛋,以淡水产的最有名。但又不是普通卤蛋,而是卤蛋反复再卤煮,直到把蛋白煮成薄薄一层皮,才算成功。滋味真是浓香可口。
阿给
这个名字怪异吧?这是日文油豆腐的音译叫法。阿给是用豆腐皮油炸,塞满粉丝,再挂上鱼浆,再淋上特制辣椒酱而成的小吃。更讲究则是用鱼浆封口后,还要用高汤蒸二十分钟,撒上芹菜粒佐料。
至于烤鱼下巴,卤肉饭,新竹米粉.......那就更多了。小吃丰富,大餐也是随你挑选。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台湾的素餐厅非常多,这给广大素食者带来福音。素食不但店铺多,滋味也非常好。饱餐一顿后,打开一只椰子,或台湾奶茶,边走边看,真是愉快的人生体验,如此多的美食种类,简直是吃货们的不二之选。
淡水街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充满艺术气息。比如惊鸿一瞥的艺术墙,涂鸦壁。很多行人都会停下来,拍照点评一番。美丽的台湾,有趣的老街。不知宝岛里,还有哪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