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为何将李善长称为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为何将李善长称为开国第一功臣公元年,明太祖大封功臣,封赏与他一起征战天下的有功之臣,其中一共拟定了六位公爵,而李善长则位居首位,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何李善长并没有显赫的军功,平常只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他,明太祖却如此重视他呢?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预计事情,大多被他说中。明太祖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明太祖明白他在当地负有盛名,对他以礼相待,并委任他掌管文史书籍等重要文献,明太祖曾经神情从容地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他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于平民百姓中起家,他以仁德闻名于天下,短短几年时间就功成名就,如若效法汉高祖的做法,那么天下可以很容易平定下来。“明太祖称赞他言之有理。明太祖曾效力于郭子兴账下,随着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郭子兴开始忌惮朱元璋并剥夺了他的兵权,接着又想让李善长脱离朱元璋效力于他的盔下,但李善长却执意要跟随朱元璋,明太祖此后对李善长极为倚重,元军曾在朱元璋进攻基隆山寨之际欲偷袭和阳驻军,以切断大军后路,李善长便设下埋伏打败了元军,成功守卫了和阳,稳定了后方,后来朱元璋获得巢湖水师后,李善长便力荐朱元璋渡江,后朱元璋接受建议先后攻取了采石等地,大军直逼太平,攻下太平后李善长立刻张贴事先写下的榜文,禁止大军入城后骚扰百姓,这样既显示出仁义又能获取民心,可谓是一举两得。朱元璋为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时,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后来跟随大军前往攻取集庆路,在将要攻取镇江时,朱元璋担心将领们在进城后无法约束自己,便假装生气要惩罚诸多将士,经李善长力救,此事才得以平息下来。镇江攻下之后,城中百姓甚至还不知道有大军已经到来,这也是李善长的功劳,在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时,以李善长为参议,当时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都为幕僚,一些规章制度几乎多由李善长来决断。朱元璋称吴王时,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李善长处理事务的能力非常强,且朱元璋在招贤纳士时,总是让李善长起草文告。朱元璋前后率军征讨,都是让李善长留守后方,大军所需的粮草等军需都是由李善长统筹管理,所以朱元璋在攻城拔寨时从来没有为军需不足发愁过,且李善长在再三斟酌元制、去其弊端之后提出专卖两淮之盐,提出了许多策略都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朱元璋即位后的种种事宜基本上都是由李善长来处理,后来朱元璋率礼官制定郊社宗庙之礼,皇帝巡视全国,李善长依旧镇守京师,且一切事情李善长都可以不经请示灵活处理,这就相当于监国的权利,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李善长任中书省丞相以来,制定了六部官员的体制,且参与编写《大明集礼》、《太祖训录》等重要书籍,确定诸王的分封等许多事务朱元璋都委托于李善长负责执行。朱元璋曾将李善长比作汉代萧何,可见李善长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性,虽然李善长晚年遭遇凄惨,但也抹不去他对明朝建立的功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