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母亲生我在台湾岛,基隆港把我滋养,我紧紧偎依着老水手,听他讲海龙王。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他娓娓的话语刻心上,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思乡思乡啊思乡,鼓浪鼓浪啊鼓浪,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作品简介

《鼓浪屿之波》,是年由著名作曲家钟立民作曲,张藜、红曙作词的一首歌唱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年由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首唱,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暴默在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唱,经过多年的传唱,已成为厦门的品牌之歌。

年底,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背景下,福建省委对台办、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等联合组织了一次音乐采风创作活动,省内外的十多位词曲作家深入福建省的平潭、晋江、惠安崇武、厦门等地,创作了百余首表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台湾题材歌曲,《鼓浪屿之波》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词曲作家张藜、红曙、钟立民在鼓浪屿登上了日光岩,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之波》是鼓浪屿形象气质的音乐代表,鼓浪屿人的性格与气质,高尚、优雅、精致,带有彬彬有礼的谦谨、含蓄蕴藉的恳切、婉转低回的感伤,这种气质不经意间在《鼓浪屿之波》的旋律中得到了体现、阐明和释放。

《鼓浪屿之波》作为一支思乡曲,歌词试图表达的是,由于海峡的阻隔,旅居大陆、乡愁难以舒解的台湾同胞在厦门鼓浪屿登高远眺的情景,贯穿其中的是盼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题。歌词中提到的日光岩是厦门的象征,也是鼓浪屿最高处。歌词用日光岩暗含登高眺望、盼望宝岛早日回归团圆之意,也唱出了海峡两岸同胞期盼统一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歌曲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歌曲,歌曲中渐强再渐弱用的比较多,所表达的感情也如波浪一样起伏。歌曲的音域为十二度。

练习提示

1、由于歌曲音域比较宽,练唱时要注意气息的运用。

2、使用好头腔的共鸣,使声音从中声区过渡的高声区。

3、保持兴奋、自然的歌唱状态。

4、练唱时,速度不宜太快,并注意旋律的起伏。

5、三段歌词的内容不同,在艺术处理中课有所差异。

作者简介

钟立民,年生,江西南昌人。作曲家、编审,曾任《歌曲》编辑、副主编,主要歌曲作品有:《我寻找你,陶然亭》、《瑞丽江之夜》、《北京呼唤我》、《火的记忆》、《情爱香港》,《鼓浪屿之波》是其代表作之一。另外,钟先生还创作了《我爱鼓浪屿》、《鼓浪屿之恋》、《啊,鼓浪屿》三首与鼓浪屿相关的歌曲。

张藜,年生,辽宁大连人。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导,笔名桦成林、钟子玉,与乔羽、闫肃被誉为当代词坛的三驾马车。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会员,《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代表作:《篱笆墙的影子》、《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山不转水转》、《鼓浪屿之波》等。

混声合唱《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之波》赵海洋钢琴曲

郑绪岚演唱《鼓浪屿之波》

特别说明:

1、这里所使用文字、音乐,完全是为了学生课余学习之用,没有任何商业利益。所引用音频、视频及文字介绍均来自课本教材和网络,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

2、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