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隆基股份光彩夺目的“履历表”,你能够发现这家迅速崛起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人之处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
编者按:有人说隆基是光伏业的“苹果”,在多晶硅赚快钱的时代,他审时度势坚持高效单晶路线,将隆基打造成全球 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并推动全球单晶硅产品成本下降,中国光伏市场格局正因他们而改变。一家成立于本世纪初的民营企业,究竟靠什么样的看家本领,靠什么样的拳头产品,靠什么样的管理团队,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历经行业严冬磨砺,依然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
据悉,隆基股份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26亿元,同比增长.26%,公司总资产.4亿元。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该年度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6亿元,同比增加%-%。公司年度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已无悬念。近日,笔者走进总部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隆基股份(证券代码),总结了11个关键词,以此解读这家光伏巨头的百亿成长传奇。
被誉为“单晶帝国”的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自跨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在世界光伏行业刮起了一股“隆基旋风”。从 吨单晶硅到全球 规模单晶硅制造商,隆基股份只用了短短十数年时间问鼎“全球新能源企业强”。年,隆基股份荣获“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列23位)荣誉称号,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入选“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并获提名奖,也是 入选的陕西籍企业家,公司董事会秘书刘晓东荣获“中国主板上市公司 董秘” 名。隆基股份成立于年,公司以西安总部为中心,在宁夏中宁、银川,江苏无锡、泰州,浙江衢州,安徽合肥以及印度、马来西亚等地设有多个子公司。以单晶硅棒、硅片为基础,布局了高效组件、光伏电站EPC与投资等业务。客户遍及日本、美国、欧洲、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员工人数已达万人。
翻开隆基股份光彩夺目的“履历表”,你能够发现这家迅速崛起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人之处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本文试图以11个关键词为您解读隆基股份百亿成长传奇。
关键词一、“校友帮”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的李振国(现任隆基股份总裁),分配到陕西省华县华山半导体材料厂拉起了单晶,李振国不安于现状,在这里干了两年后递交了辞呈。年,他到西安理工大学帮建单晶生产线,两年后承办了这家校办工厂。年2月,李振国创建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即隆基股份前身。年,同系校友钟宝申(现任隆基股份董事长)加盟。年,同系校友李文学(现任隆基股份全资子公司乐业光伏总裁)也加盟隆基高管团队。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张,隆基股份已将招贤纳士的目光扩展至全球。
关键词二、“尊恩师”
不了解隆基股份的人们以为,这家公司的名称取自于唐代名君李隆基,是对盛世盛业的美好期待。其实是,以公司总裁李振国为首的创业团队成员大部分毕业于兰州大学,出于对恩师兰大老校长江隆基先生的尊敬,李振国毕业时就立下创立公司要取名‘隆基’的诺言。隆基股份深含尊师重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不能不令人肃人起敬。
关键词三、“可靠观”
隆基股份的核心价值观是:可靠、增值、愉悦。“可靠”的另一种解释是“靠谱”,隆基股份倡导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做值得客户、员工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信赖的公司,做值得信赖的人。用靠谱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方案,赢得市场信任。
“靠谱”是“增值”的基础,既要为客户创造高性价比的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更要为员工带来持续成长。公司通过30人的内部讲师团队、在线课程和外请专家等方式,使得员工每人每月的培训超过四小时。让成长和工作都处于“愉悦”的环境,这反过来进一步筑牢了“可靠”的根基。
关键词四、“非对称”
这是隆基股份崛起的决定性战略。
隆基股份成长初期,世界光伏产业群雄并起,狼烟弥漫。董事长钟宝申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认为,与对手处于同等竞争环境很难占据有利位置,只有采取非对称竞争才能胜出。他认为“常识性的东西,各公司做得都差不多,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如何构建非对称竞争实力。
了解隆基股份发展历程的人们深知,隆基股份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太阳能价值的判断,公司一直围绕行业的最终产业前途,沿着单晶方向完善了多年来的产品结构积累和客户结构积累;二是一直保持谨慎的扩张,不做“短平快”的投资。
基于这样的战略认知,年,公司对薄膜、单晶、多晶、物理硅等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物理结构的原因,单晶可以将电池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N型单晶硅片才是未来度电成本能够降到 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李振国和钟宝申为隆基股份制定了 阶段的发展战略,即在行业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环节,在点上形成突破,进而形成竞争力,成为全球 的单晶硅片制造商。自此往后,隆基股份一路高奏凯歌。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为先进的拉晶和切片技术,单晶硅片主要出口海外,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超过25%,雄踞全球 。
关键词五、“驱动力”
能源领域深层次革命的路径,必然是创新驱动。
董事长钟宝申表示,隆基股份之所以能够取得现今单晶硅全球 的骄人成绩,是基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和不断研究新形势并进行深度创新的结果。据了解,隆基股份每年销售收入呈倍数增长,科研投入比例始终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年——年,研发投资甚至接近7%左右。
隆基股份目前建成了国内 的光伏企业技术中心,建筑面积超过1万余平米。拥有涵盖硅料清洗、单晶拉制、机加切片、清洗包装、电池制造、组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行业 的一体化全工艺流程研发试验线,关键设备超过60台套。下设五个专业研究室,一个检测室,一个办公室和一个配套的研发实验工厂,搭建了硅片、电池、组件三大研究室为主体的研发组织架构,研发团队共有余名技术骨干,培养和吸纳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平台。仅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就达到3.4亿元。截至年6月30日,研发成果中有项获得国家专利,其中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 水平。
隆基股份将“驱动力”的成长置于全球化大背景。年10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乐叶光伏与拥有多年历史的美国杜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联合营销、技术合作等达成合作意向。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增加转换效率,隆基股份还与浙江大学国家重点硅材料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研发创新方面保持了较强的活力。
隆基股份创新的活跃细胞更是孕育在日常管理中,倡导管理创新,将创新的基因根植在企业行为之中。公司每三年做一次规划,每季度进行反思,每年作出相应调整。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每年举行金点子评选,子公司评选后报总公司评选, 由总部颁奖。创新体系的导向,为公司保持整体创新思维培育了沃土。
关键词六、“杀手锏”
隆基股份作为全球单晶硅片龙头企业,出货量、成本、工艺、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显著 于竞争对手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引领。
据了解,硅片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包括大装料量、高拉速、多次拉晶、低氧含量等,可有效提高晶体硅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提高单晶品质。
深具前瞻目光的是,为降低风险,早在数年前隆基股份就通过自身研发,建立了设备集成模式,为下一代生产线预留升级接口。经过隆基股份定制和集成的设备,比市场上通用拉晶设备具有更好的产品适应性(6寸到10寸硅棒)、更低的资本开支、更好的自动化扩展潜力,有利于保证公司设备具备长期适应性,避免在快速发展的产业技术面前处于被动,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按照钟宝申的逻辑认知,对于单晶硅片的技术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创新具有偶然性。大的技术创新总是在某一点上实现,但技术上的微创新是一个持续累加过程,企业必须在平常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七、“经济型”
隆基股份的目标是,通过持续加力的技术创新和严苛的成本控制,将市场上单晶硅的价格打下来,“把单晶作为一种经济型的产品广泛投入应用,而不是用在高端和特殊场合的商品”,这其中深含的社会责任,是造福更多的用户。
市场上单晶硅片的薄片化,得到了用户的青睐,薄片即意味用户的成本降低了。为着这个目标,隆基股份已经为未来的薄片应用预先做好了技术储备,将金刚线切片厚度从微米缩小到微米,预计每公斤的出片数量将增加36%左右,在设备不增加的情况下,产能大幅提高,单片成本下降进一步缩小单多晶硅片价差,使单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董事长钟宝申强调,对于隆基股份来说, 的优势体现在单晶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根据运行多年的电站测评,单晶系统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每瓦实际发电量比多晶平均多出5%—8%。
新浪财经“年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给钟董的推荐词是:“有人说隆基是光伏业的“苹果”,在多晶硅赚快钱的时代,他审时度势坚持高效单晶路线,将隆基打造成全球 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并推动全球单晶硅产品成本下降,中国光伏市场格局正因他们而改变”。
“我们的目标是要创造让普通家庭都能买得起的产品,让科技服务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享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生活便利。”公司研发总监邓良平说。
关键词八、“向外看”
光伏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隆基股份的决策层对此具有清晰的判断,公司保持长足发展的后劲,在于占有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南亚、中东、非洲、南美市场。隆基股份已在全球建立起了完善的销售通道和快速响应客户服务能力,向全球 光伏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
年以来,隆基以年均复合增长率56%的速度高速增长,即使在行业低谷期,仍然在行业仰慕的目光中实现了高速增长。隆基股份旗下有隆基和乐叶光伏两大品牌,业务覆盖单晶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电站、地面光伏电站全产业链。无论是销售还是生产,隆基股份坚持全球化布局,今年在上海成立了近人规模的专门团队,主要任务就是开拓海外市场。年,马来西亚古晋隆基开工建设和印度乐叶投资建设申请通过,就是隆基股份新一轮海外扩张的坚实步伐。
关键词九、“双通道”
隆基股份构建的“双通道”晋升制度,谓之独特。
双通道”的含义在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酬不同工,技术管理设置七级,做技术可以做到S级,和总经理同级,薪资一样,但不需要做管理工作,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可以实现 化,避免了“学而优则仕”中出现的尴尬。
对于创新型人才,隆基股份建立了持续的培养与挖掘机制。要求员工对前沿领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