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恰恰说明台北的气候特征,台北位于台北盆地,冬天的台北受东北季风影响,常是阴雨湿冷的天气;市区内地势平坦,基隆河、新店溪、淡水河贯穿而过,并拥有阳明山国家公园,是少数可以在半小时内从繁华市区抵达海边玩耍,或上山看火山洗温泉的城市。作为首善之区,台北是台湾最繁华的城市,政治商业中枢。
台北不大,这是一座完全可以用脚来丈量的城市,逛最高档的百货公司及办公大楼,或者巴洛克闽南式的老旧城区;经过最小清新的鲜花、大树、巷弄,或者大街小巷中的宫庙及庙会;在创意园区内观赏最前卫的展览,或者在夜市里海吞胡吃各种生猛小吃;上山泡茶或泡温泉,或者去海边冲浪玩水;不同的场景,玩法的变化与反差都如此的快,也许这就是台北迷人的地方。
一如任何地方的台湾人,台北居民也以热情,友善著称。在台北有任何困难都可随时向路人求援。台湾人的热情,展现在对陌生人的信任,对外地人的不吝援助上头。好比问路吧,台北人要确认你听懂了他的指引才会放心的;如果对方刚好有空或顺路,甚至愿意亲自带你前往目的地。
台北宗教信仰多元,无论是泉州移民带来的保生大帝,漳州移民带来的开漳圣王,客家移民带来的三山国王,还是西方传入的天主教基伊斯兰教,都是普遍的信仰。基本上,一般百姓的信仰是佛教道教混合的,“有拜有保庇”(有祭祀就有保佑)这句日常用语就可以看出台湾人民对宗教“多多益善”的利己利他心态。
年,清廷将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属淡水厅管辖的地区改置台北府,并在台北盆地内的大加腊地区择地兴建城池作为府治,并命名为“台北城”,“台北”此地名始正式出现。而台北城与邻近的艋舺、大稻埕两处聚落,被合称为“三市街”,即现今的台北旧城区。台湾建省后,台北取代台南成为台湾的行政中心,并延续迄今。
台北市内最大的山系为大屯火山汇,最高山的七星山为1,米,次高的大屯山为1,米,山系中心地带与北投侧的外缘地带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区东边的内湖、南港与南边的木栅多为丘陵地形;标高约多米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则横亘于信义、南港两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