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华文化视角看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5.html
                            

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落幕,民进党大败,蔡英文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中国国民党赢得全数县市长21席(嘉义市另选)中的13席,失去金门及澎湖,但重获台北市及桃园市“执政权”,占有六都中的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四都。民进党只赢台南市、高雄市、嘉义县、屏东县、澎湖县,在北台湾“全军覆没”。民众党失去台北市,赢得新竹市1席。无党籍获得金门、苗栗2席。

此次选举选情较冷,众多重要县市投票率低于上届,也成为各类民调机构预测最准的一次选举。但选举之前,台北、桃园、新竹、基隆、苗栗等多个县市选情胶着,各家民调机构一边倒地看衰民进党,与蔡英文等众多民进党政客及参选人自信满满形成鲜明对比,使本次选举充满悬念。甚至连卢秀燕这样原本认为会稳嬴的蓝营参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在选前发出催票信息。

复盘此次选举过程,可以看出蓝绿双方的选举布局及选战,无不充满了中华文化底蕴及中华传统智慧,深感台湾不愧是祖国的宝岛,中华文化在台湾确是枝繁叶茂。

我们试着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此次选举的各种攻防,可以将各政党的主要攻防手段总结为10张牌:

1.

“征召牌”——定于一尊

此次选举,各党县市参选人的产生,基本都没有经过党内初选流程,而具有党主席强烈的个人偏好,从而引发党内纷争。例如国民党朱立伦在桃园、苗栗提名人选,民进党蔡英文在台北、桃园、新北提名人选产生过程,都充满波折。两党都有党员脱党参选,蔡英文更因强势主导提名,一度被批评为“没收初选”“民主退步党”。

2.

“连任牌”——先入为主

由于台湾地区县市长最多连任两届,而现任者无论在人脉、资源方面都有优势,因此,现任优先几乎成为一项“潜规则”。而对于已连任两届者,大多倾向由同党的副手、“立委”接棒。例如,此次12个县市有现任县市长参选,国民党守住8个,输掉2个,民进党守住2都。9个无现任参选县市中,台北副市长黄珊珊、新竹市副市长沈慧虹虽然败选,但都对胜选者构成挑战。

3.

“联盟牌”——合纵连横

台湾各县市幅员有限,空间距离不大,形成一些生活空间、产业布局的毗连区,“东食西宿”“南雁北归”现象较为普遍。再加上一些政治人物户籍、履历交叉频繁,形成特殊的情感连结,为了共同造势推高选情,往往会在政见、造势上合作。例如,此次郑运鹏、陈时中就互相帮忙催票。而国民党则将台北、新北、基隆、桃园打包为“北北基桃”联动造势,甚至用4市参选人蒋万安、侯友宜、谢国梁、张善政的名字组合成“国政宜安”的“谐音梗”。

4、

“切割牌”——断尾求生

由于“九合一”选举是一个全岛性的选举,某一县市的选情不仅关系到当地政治格局变化,也联通其他县市选举。因此,一旦发现可能引发“系统性崩溃”的风险,各政党往往会果断切割。例如,国民党苗栗县实力人物钟东锦疑似涉黑,为避免被民进党操弄“黑金复辟”话题,被国民党果断放弃提名。而在林智坚“论文抄袭”被认定以后,蔡英文尽管不承认抄袭,但为了避免效应外溢,也只能另行提名。

5.

“离间牌”——二桃杀三士

敌对阵营的分裂是参选人最大的利好,在敌对阵营出现内部问题时,参选人往往会见缝插针。例如,在提名桃园市长参选人期间,当国民党地方人士批评朱立伦不尊重地方时,就被一些绿营人士附和;而当郑宝清与民进党中央决裂时,也得到一些蓝营人士的安慰。但此次使用“离间牌”最成功的,是国民党在台北市的示弱,让民进党蔡英文以为台北市如探囊取物,进而私心作祟,力排众议想出了陈时中参选、陈建仁抬轿的搭配,使得想选台北的林佳龙弃选台中、最后只得去了新北。从“上帝视角”看,正是台中、台北这两个“桃”,离间了民进党内各方势力,间接导致台中、台北、新北三败的崩盘。

6.

“陷阱牌”——请君入瓮

政治人物对特定事件的立场,会成为影响其支持度的关键因素,言行不慎,就可以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因此,面对争议事件、敏感话题,擅长模糊是政客的必修课。而对手则会不断制造陷阱。例如,民进党发起签署“不投降承诺书”,绿媒在台北市辩论会上提出“抗中保台”问题,国民党人士逼问民进党参选人“林智坚是否抄袭”,都属于类似操作。但操作不当,请君入瓮可能变成作茧自缚,例如绿媒关于“抗中保台”的问题,蒋万安提出台产疫苗试验委托陆资公司、郑运鹏认同“中国台湾”等事实,凸显民进党的“双标”。

7.

“奥步牌”——四面楚歌

“奥步”是闽南语,意为“不好的招数”“烂招”。在台湾各类选举中,一些政客会利用“真相比选票更晚到来”的时间差,制造突发事件,或散步关于对手学历、履历、作风、财产等方面的“黑料”,引导选举风向,谋取政治利益。待水落石出之日,选举结果已经无法改变。最典型的案例,是年高雄市长选举时的所谓“走路工”(买票)事件。此次选举中,类似招数使用最集中的对象就是民众党新竹市参选人高虹安。从经济问题到情感问题,民进党不断对高虹安实施舆论轰炸,企图让其“人设”崩塌。但最后民进党的大阵仗反而凸显了高虹安的竞争力,坐实了民进党“绿能你不能”的“双标”形象,高虹安越被骂、选情越稳。

8.

“弃保牌”——暗度陈仓

“弃保”是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选举逻辑,在选举过程中发生的“技术性”改投,一般发生在当己方当选无望时,通过将选票集中到第三人,促使对手落选。因为台湾有不得“意图使人不当选”的规定,“弃保”只能做、不能说,但各政党会通过种种方式,让“弃保”信息有迹可循。例如,此次新竹市选举,朱立伦在助选时喊的是“下架民进党”,而不攻击民调最高的高虹安,国民党也有多名前任、现任实权人物公开表态支持高虹安,被视为“弃保”信号。而在苗栗县,脱党参选的钟东锦指自己是“一蓝打三绿”,其目的也是操作“弃保”。选举结果表明,此两地均发生了“弃保”效应。

9.

“捆绑牌”——狐假虎威

“站台”是台湾选举中一种特别的选举现象,是通过对某人的现场支持,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同温层对其给予同样支持的选举行为。特别是一些明星级、高层次的政治人物,其站台往往具有催票的巨大能量。此次选举中,马英九、朱立伦、吴伯雄、韩国瑜、侯友宜的站台就备受国民党参选人欢迎。在民进党内,蔡英文则成为最喜欢为县市长参选人站台的政治人物,不仅11次为台中市参选人蔡其昌站台,更在选前发出“支持民进党县市长候选人就是支持蔡英文”文宣,喊出“支持蔡英文、票投陈时中”这样的“赌博性”站台言论。但最后选举结果表明,其站台背后并未产生实际影响力,更像是“空城计”。

10.

“感动牌”——风雨无阻

如果说天晴是台湾选举中能够提升投票率的好天气,那么下雨就是选前之夜参选人梦寐以求的助选式。韩国瑜选举造势时,暴雨之中支持者不离不弃的照片,就是经典场面。此次选举中,台北也下起了大雨,各参选人及助选政治人物也抓住机会,展现“风雨生信心”“与支持者风雨相随”的姿态。那些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既不穿雨衣,也不打伞,任凭雨水淋湿了衣服,头发夹着雨水贴着面庞,这些画面透过电视传递到千家万户,无疑会催发更多的感情票。

除了以上“牌”型,此次选举中还有“危机牌”——哀兵必胜(例如议员选举中发下跪照片请求支持者抢救选情),“夫人牌”——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多位参选人携夫人扫街、拜票,参加选前之夜,拉抬选情),“改选牌”——腾笼换鸟(同党不分区“立委”参选县市长,一旦成功,还可以递补其他同党人士担任“立委”)等等。

尽管以上各种选举“牌”让人眼花缭乱,也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但却只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谋略”的部分,甚至有一些已经渐成中华文化的糟粕。我们更期待看到,在台湾的选举中,看到更多的“发展牌”“和平牌”“统一牌”“融合牌”,让以民为本、以和为贵、爱国爱乡、互利共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岛内更加树大根深。

文:约言

原标题:《从中华文化视角看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172.html